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上好“精神文明一堂课”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5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童 波

  听国学讲师解码孝爱文化,听退役老兵讲述红色故事……今年,柯桥区柯桥街道“精神文明一堂课”文明实践项目以双渎社区为试点,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核心抓手,以“课程”为主要载体,志愿服务并行,“理论”和“实践”一手抓,力争覆盖老、中、青全年龄段群体,并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模式,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文化底蕴、资源优势相结合,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象符号,让理论有温度,让实践有深度,让文明有广度。

  截至目前,“精神文明一堂课”已在中国轻纺城小学开课6期,覆盖六个年级段学生600余人,居民版讲堂同步在社区文化礼堂开课5节,累计200余名居民参与。

  传播孝德文化

  今年4月,柯桥区“精神文明一堂课”首堂课在中国轻纺城小学兴越路校区开讲。国学讲师朱越民以“培植孝德理念 身心健康成长”为主题,为现场280余名学生授课。

  “看这个‘孝’字,上面是‘老’字的省略,下面是‘子’字的变形,暗示了孝顺的深意。”朱越民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朱越民以亲切的语言和丰富的互动,从“孝”字起源及解读、古人的孝心故事、现代少年行孝指南三方面入手,结合丰富的现实案例,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孝”字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这堂课阐明了中华孝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倡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尊重、理解双亲,树立感恩意识,用实际行动关爱家人长辈。

  此后的“精神文明一堂课”,还邀请退役老兵讲述抗战老兵浴血奋战的事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

  据柯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精神文明一堂课”——居民精神文明素养提升这个文明实践项目由柯桥区委宣传部策划并推出。柯桥街道在对双渎社区人口结构、居民需求、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充分摸底后,确定“孝德文化”和“爱国主义”为“精神文明一堂课”两大主题。同时利用好社区文化底蕴和人脉资源成立讲师团队,既有退伍老兵“现身说法”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亦有国学大师“娓娓道来”阐述孝老爱亲的动人故事,还有社区贤达“言传身教”讲好精神文明内涵。讲师团队按照同一主题不同受众分级分层精心备课授课,确保不同年龄段学生和居民“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使“精神文明一堂课”达到“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良好效果。

  覆盖千名学子和家长

  据介绍,“精神文明一堂课”文明实践项目以实践为核心,社校联动共铸“双千”,多方参与暖心助老。双渎社区与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形成联动,打造“双千”计划,即“精神文明一堂课”每年覆盖“千名学子”和“千名家长”,讲师团队利用好晚托、德育课等时间在学校礼堂为学子开课,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共同报名参与精神文明“下半堂”实践课,组织集体陪聊、入户陪聊、过集体生日等暖心助老爱老活动,将“孝德”这颗种子借助亲身感悟广泛播撒。

  如以“浙江好人”王文娟作为带头人成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持续吸纳新成员,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好地传播新时代精神文明正能量。对社区有需求的高龄老人进行上门结对陪聊,孩子课后同步参与实践内容,为老年人送去最真挚的关心关爱,目前文明实践志愿团队常驻人数已达到26人,累计入户150余次。

  与此同时,开展模范先行、评优选优等活动,形成文明风尚。社区面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以孝德、爱国为主题开展评比,如最美儿女、美德少年、孝子贤孙、好媳妇,和谐家庭、美德家庭等等。由社区贤达、知名公益人士等担任评委,表彰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讲好精神文明好故事,已累计评选先进典型30余人次。

  “我们要推广‘双渎’模式,共谱精神文明新篇章。”双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精神文明一堂课”文明实践项目立足双渎又跳出双渎,拍摄优秀理论课视频,精心编制形成网课合集,让社区与社区间、街道与街道间精神文明资源力量形成有效互补。在全街道范围内由专业老师开设预防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讲座,已在柯桥街道双渎、港越、浪琴三个社区文化礼堂开课,受益群众累计300余人,并将持续扩面。同时,将“精神文明一堂课”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多渠道、多元化地向周边街道和企业进行辐射推广,形成“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塑造—经济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为辖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