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创新文化表达吸引游客沉浸式游古城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5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住宿+”模式遍地开花,景区活化为一个巨大的开放式文化体验馆

  创新文化表达吸引游客沉浸式游古城

  ■ 记者 陈烁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拉开帷幕,千年古城经多番准备,将以全新的文旅业态迎接八方来客。据悉,今年越城区旅游市场将呈现出深度体验、自由行主导的明显特征,酒店、景区通过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城的独特魅力。

  自由行深度游游客比重增加

  “通过我们渠道预约的国庆期间绍兴周边游预计有五六千人,国内长线几百人。而这个数据背后,是一个更庞大的自由行群体。”浙江仙人掌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惠芬向记者透露,“目前,仅通过抖音、美团等平台向我们预订鲁迅故里讲解、酒店等‘落地服务’的游客已有四五千人。主要为自由行游客,他们的需求非常精准——不再是打包好的旅游产品,而是碎片化、个性化的在地体验。”

  蒋惠芬分析说,自由行游客的“画像”极为清晰:他们多为年轻家庭、白领及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强,善于利用社交平台规划行程。“他们可能上午从上海、杭州乘高铁而来,下午就已漫步在鲁迅故里的青石板上。旅行社的角色,从过去的‘组织者’转变为‘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精品服务,比如需要一位博学的讲解员,或是一间能望见水乡风貌的客房。他们追求的不再是传统的景点打卡,而是深度的文化融入和个性化体验。”

  热门线路的选择也反映了这种深度游倾向。蒋惠芬说,周边游大多选择长三角区域,如绍兴及杭州、上海、南京、黄山等地的1至2日深度慢游。游客不再追求“刷遍”所有景点,而是希望在一地住下来,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几天。

  酒店民宿成文化体验起点

  为承接这股追求深度的客流,古城住宿业率先转型,酒店、民宿不再是单纯的“歇脚地”,也纷纷“卷”起文化体验。

  老牌的绍兴饭店,在国庆期间将化身为一个微缩的江南文化博览园。从清晨的非遗酒酿品尝、汉服园林打卡,到午后的黄酒品鉴、笔墨抄经,再到每日不重样的手作体验——漆扇、发簪、泥人等,酒店本身就成了一个值得专程前往的目的地。其设立的专属乌篷船码头,更将住宿与古城核心景区无缝链接,让游客住在风景里。

  紧邻鲁迅故里的文宿酒店,推出“鲁迅家宴”和研学活动,让游客的文学朝圣之旅从踏入酒店大门那一刻便已开始。而由徐渭故里台门建筑改建的青藤别苑,是一家徐渭主题艺术民宿,距徐渭艺术馆仅15米。入住其间,随处可见文人笔下绍兴人文风物的灵秀。榴花斋可品尝徐渭文化特色餐饮,品味绍兴城市味道。

  绍兴国际大酒店精准捕捉家庭客群,推出小黄鸭游船、棉花糖DIY、背诗赢礼等一连串亲子活动,让家长解放双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水乡文化。海棠文苑则打包赠送汉服体验、乐园门票,提供“一站式”的度假解决方案。

  这种“住宿+”模式的遍地开花,意味着绍兴文旅已深刻认识到,留住游客的时间,比吸引游客的目光更具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力。市文旅集团酒店发展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月下旬开始订房量逐日攀升,“以上海为主的江浙沪周边自由行游客更偏好精品民宿,背包客则更青睐商务型酒店。”

  活化的景区让游客动态参与

  为迎接国庆假期的大客流,越城区各大景区推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书圣故里的古风市集、阳明故里的心学文化体验,以及分散在古城各处的文化场馆,以技术为翼、以文化为魂将古城共同活化为一个巨大的开放式文化体验馆。

  在鲁迅故里,游客可以参与“三味早读”,体验鲁迅年代的私塾教育,可以借助VR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走入”鲁迅笔下的世界。鲁迅故里新建路片区全新对外开放的“鲁迅文学艺术空间”以及《中国战斗》版画展配套的拓印体验,让文化可触可感,可带回家;大先生剧场,绍兴评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天将“话一话”大先生的小时候……

  水城公司打造的“古风主题活动”,让乌篷船这一绍兴符号焕发新生。白天,它是“人在画中游”的文化巡游载体;夜晚,则搭配戏曲表演,成为“光影盛宴”的一部分。全新推出的乌篷船电子语音讲解和“乌篷货郎船”,既便利了游客,又复原了老绍兴的水上生活图景。

  黄酒小镇则以“醉东浦·梦华录”为主题,打造了一场大型宋文化沉浸式嘉年华。从开坛迎客酒、水上宋韵婚礼,到实景剧本游、国潮蹦迪和水幕光影秀,传统与潮流在此激烈碰撞,极大地拉动了夜间经济的活力,让游客愿意“为一场夜秀,留宿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