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科普教育资源集聚效应凸显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 见习记者 张 柯

  本报讯 近日,省科协公布2025年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点),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简称“天大创智院”)成功入选。加上此前已有的洋泾湖智慧生态科技公园等3家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新区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数量增至4家,类型涵盖智能制造、生态科技、新材料等多领域,为区域科普教育提质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成功啦!我拼好3D打印的鲁班锁了!”9月20日上午,天大创智院传来一阵欢声笑语。30余名中小学生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智能制造探索之旅。从聆听智能技术原理讲解,到走进测量实验室、光学动作捕捉实验室、智能辅助医疗机器人实验室等专业场所实地探访,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触摸科技脉搏。“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技主题的研学活动,现场的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都让我眼前一亮。”12岁的陈骏耀在体验完研学活动后兴奋地说。

  这样的研学互动场景已成为天大创智院的常态。作为校地共建的综合性科研院所,天大创智院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依托自身在高端装备、创新设计、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领域的科研与人才优势,研究院不断探索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普教育路径,建起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实践场所,涵盖智造实验室、医疗实验室、未来智造创新工场等多个功能区,为科普活动开展提供了优质空间。

  除了专业实验室,天大创智院还配备了柔性打磨机器人、全自动三坐标测量仪、微创手术机器人、超声显微扫描系统等前沿设备,更有天津大学教授、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等组成的科普师资团队,开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系列前沿领域研学课程,为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天大创智院已面向我市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校开展近30场科普活动,累计覆盖超过1400人次。“去年,研究院与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斗门街道中心小学等我市多所中小学校签订院校共建协议,支持中小学开展课后科普服务,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及硕博生‘走出去’,把前沿科技知识送到中小学学生身边。”天大创智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成功获批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入选绍兴市“科普Citywalk”研学路线,为持续搭建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高端科技的平台提供了契机,成为区域中小学校外科普教育重要延伸的场所,不断实现科技资源与科普教育需求的“双向奔赴”。

  天大创智院的入选,是滨海新区科普资源集聚效应的缩影。去年,洋泾湖智慧生态科技公园、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率先入选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同为校地共建的洋泾湖智慧生态科技公园,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打造集智慧生态、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科普互动空间,开设人工造氧、水雾降尘、土壤奥秘、生态循环等10余个低碳环保科普研学项目,平均每年接待研学游客超1800人次,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感知科技与生态融合的魅力。

  “随着科普体验馆的多点开花,滨海新区科普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前沿科技传播能力也持续增强。”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继续深入摸排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激发多元主体对科普教育的参与热情,推进以先进科技体验为核心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优化配套环境,丰富研学元素,努力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辐射周边、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新高地,为滨海新区建设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