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越城地名上新,彰显“名城范”“人文味”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王宏超

  贡街路名取自贡品在此集中的典故;大学士路取自附近的朱赓祖居“大学士台门”;则水牌路、柏舍路这样的称谓则耳熟能详,简明易记……近日,越城一批路名、桥名打包上新,它们或是渊源有自,或是贴切古雅,展示着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次上新涉及33条道路、30座桥梁,均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命名,主要集中在东湖、皋埠、陶堰等街道。这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诞生的新名称,不仅是为地理实体赋予称谓,更承载地域文化、方便居民生活。为此,新地名充分体现好找好记的特性,照顾驻地单位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典故取名,传承历史文脉

  鲁迅电影城是绍兴古城的知名文娱地标,这里悄然多了一块“贡街”的路名牌。此前,电影城两侧的小路叫“鲁迅电影城西侧路”“鲁迅电影城东侧路”,直白表述曾引发争议,有市民认为路名不符合当前古城的定位,缺少文化内涵。

  此次“鲁迅电影城西侧路”更名为贡街,取此地名依据的是一个典故,因为旧时向朝廷进贡的绍兴特产正是经过此处运往京城。贡街起点位于县前街,止点位于劳动路,长度120米,宽度5米,道路等级为支路。

  同样,则水牌区域一系列道路的命名充满文化味。

  旭辉广场东侧的1380米城市支路,命名为跨龙路,地名含义为途经该区域的跨龙桥。跨龙桥又名化龙桥,系单孔梁式石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形状酷似绍兴城内八字桥,相传这座桥还与乾隆皇帝有关。

  位于东湖街道,长2460米、宽24米的一条次干路命名为大学士路,其起点位于蜈蚣大桥,止点位于规划跨龙路,地名来源于该区域旧有的朱赓祖居,又叫“大学士台门”。这里还有一条长度987米的东武路,名称源于该区域旧有“东武亭”遗址。

  陶堰街道泾口村原本有一条不起眼的无名村道。该道路长度仅370米,毗邻运河,因命名为浚宣路增添了文化内涵。这是这批道路中唯一以人名来命名的案例。

  书法家、教育家陶浚宣生于斯长于斯,他不仅营造东湖,还发起建造泾口大桥。“夹泾长虹横白塔,一帆沙鸟度红桥。”这一句由他撰写、阴刻在大桥桥身间壁的楷书桥联,目前还清晰可辨。

  位于皋埠街道的一条536米的城市支路定名留耕路,它起点位于红星天铂北门,止点位于规划上樊公路。因该区域旧时有多处明、清台门,崇尚读书,取耕读传家之意,故名留耕。

  好用易记,方便生产生活

  因该区域有浪头湖村,故命名浪头湖路;因该区域有柏舍村,故命名柏舍路;因途经原松陵村,故命名松陵路。因该区域有则水牌村,故命名则水牌路……这些村名变来的路名,看似简单,实则兼顾了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这样命名好用易记,听到名称还会引发回忆,在城市化进程中,以路名的方式留住了记忆。”则水牌区域原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

  还有地方文化研究者表示,村名包含了丰富内涵,也是区域文化高度凝练概括的表述,因此具备历史文化价值。

  不只是村庄,道路经过哪里,道路周边有哪些标志性事物,这些都成为路名来源。比如陶堰街道一条路因途经荷塘,取荷风送香气之意,故命名荷风路。陶堰街道另一条道路,因途经历史水利设施古堰,得名古堰路。还有东鉴湖路,它是外界连接东鉴湖湿地公园的唯一道路,故而得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脚桥路。三脚桥是昌安街古迹,也是歌谣“绍兴十座桥”里的第三座——“一大木桥、二凰仪桥、三三脚桥……”原三脚桥当年建造立交桥时拆除,而现有新道路位于该地段,故以此来命名。

  这批上新的路名中,还有的是依托于特色产业而生,通过路名来反哺社会经济发展。比如银汉路连接鉴湖星河谷露营地,星河、银汉都是古人对银河的称呼,故命名为银汉路。富盛镇有条富硒路,因当地盛产富硒稻米而得名。

  道路名称还往往蕴含公序良俗,寄托人们的期望。比如陶堰街道有一条道路取弘扬积德扬善的传统美德之意,定名兴善路。城南街道一条道路取“润养一方繁荣、和聚邻里温情”之意,命名为润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