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昌县正全力冲刺规上工业生产总值破千亿元、GDP破千亿元两道“千亿”坎。
在这场关乎城市能级跃升和产业质变的关键战役中,作为新昌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昌县高创集团)聚焦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打响新一轮“拼招商”硬仗,坚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定位,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构建起国资引领—产业引进—项目落地—产业培育—产业升级的闭环,以招商引资新成效,跑出产业发展新速度。
招商有路拼为径,攀高比强勇争先。骄阳下,高创集团招商人员依旧奔走在城市道路上,项目建设现场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是新昌县时不我待、锐意进取的缩影,也是“方法升级、聚链有力、服务到位”这一闭环系统性发力的结果。
精准招商有“拼劲”
在新昌智能装备小镇,深圳市聚业通讯有限公司的手机智能终端及消费电子产业项目现场,设备已经进场,预计9月底正式投产,将致力于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制造和销售。这个由新昌县高创集团驻珠三角区域招商组招引来的“10亿级”项目,从签约到一期项目竣工投产,用时不到6个月。
驻点招商是扩大开放、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前沿阵地”,也是新昌县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为了将招商触角精准延伸至产业前沿和经济高地,该集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团队,设立珠三角、长三角两个区域招商组,今年又新增了京津冀招商组,搭建起了一张高质量招商网络。
这3个城市集群拥有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活跃的经济生态,持续引领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因此成为招商引资的“必争之地”。作为山区小县的新昌如何“虎口夺食”?关键在于精准匹配。
聚焦“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新昌县绘制了产业链“鱼骨图”,细分智能机器人等9个优势领域产业,明确项目引育标的。同时,新昌县高创集团积极推动招商干部轮换,并通过演讲比赛、邀请专家授课、开展项目路演等方式全面提升招商团队实战能力。
在高质量招商引资中,抢先行动,方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而如何突破困境、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则更考验招商人员的谋略与能力。
为提高招商实效,新昌县高创集团推出了“驻点+中介”招商新模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拥有丰富行业资源和渠道网络的特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收集招商信息。“这种新模式形成的招商合力,解决了人生地不熟、敲开门见不对人等实际问题,为精准、高效招商奠定了基础。”该集团驻珠三角区域招商组组长俞坚说。
与此同时,新昌县高创集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基金投资机构合作,利用“基金+直投”的方式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加速更多优质项目的招引落地。截至目前,该集团已组建(包含参与组建)云雀基金、共赢基金、中金旗盛母基金等10只基金,资金总规模达108.355亿元。
面对大城市在能级、资源上的天然优势,新昌县高创集团招商团队善于扬长避短,精准亮出“新昌名片”。“有时候去拜访企业,对方虽然没听过新昌,但一听说这样一个小县城竟然有15家上市企业,他们立即会眼前一亮。”该集团驻京津冀区域招商组组长梁润悦坦言,企业家眼里的光为后续招引工作展开奠定了基础。
强链向新有“韧劲”
在高质量发展赛场,快一步可能赢得一个企业,引一群则将塑造产业版图。招商引资之战,对新昌县高创集团而言,这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硬仗。
“首先,我们要沉下心来研究‘新昌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然后再看看当地企业、项目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两者高度适配才能携手发展。”新昌县高创集团副总经理王陆军表示,用当下流行的话说,招商是城市和企业的双向奔赴,驻点招商的目的就是快速搭建两者之间的桥梁。
新昌产业要什么?
新昌诞生了15家本土上市企业,覆盖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大健康等多个领域。围绕15家上市企业需求,新昌县高创集团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数据库,完善产业链招商“鱼骨图”,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市场化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
今年4月,新昌县举办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其间,新昌县高创集团联合深圳无人机协会在新昌举办低空经济论坛,挖掘招商项目信息。如今,依托万丰低空经济龙头优势,该集团正不断加大招引力度,一个“龙头引领、链主带动”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正在加速形成。
不久前,新昌县高创集团联合基金公司举办“走进新昌、走进三花”系列活动,邀请国内相关企业走进企业交流洽谈。“三花等链主型企业犹如一块磁石,对上下游企业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招商人员表示,此前,他们招引落地的几家宁波企业就是三花、五洲新春等上市企业的上游企业。
系列招商推介会是一场场以项目落地为目的的精准邀约。对外地客商而言,这是他们精准把握新昌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契机;对招商人员而言,推介会结束并非意味着招商行动结束,后续的回访、跟进转化才是关键。
在新昌的工业发展中,每一条产业链发展,起步有先后、基础有好差。针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医疗等未来产业,新昌县高创集团始终以未来眼光、以系统思维,谋划此类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以打造‘通用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和未来产业先导区’为目标,我们聚焦通用智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智能模块组件领域开展精准招引。”新昌县高创集团驻长三角区域招商组组长黄轶凡表示。
多方努力最终形成招商合力,国内电机、谐波减速器等上下游企业都来到新昌落地发展,形成了“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场景落地”全链条生态圈。
同时,该集团发挥国信弘盛、杭实资管等基金作用,布局生物制药、基因制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匹配落地项目。今年6月,新昌县高创集团联合基金公司在深圳举办了宠物经济及动保赛道交流论坛,与头部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共商合作机遇,获取了多条有效招商信息。
从“产业链招商”到“基金招商”,再到“数字化招商”“中介招商”,新昌县高创集团不断磨砺招商“十八般武艺”,成效斐然。截至目前,该集团成功招引全挚科技、璞洛泰珂等新质生产力项目17个,总投资89.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助力通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速腾飞,一条条富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落地服务有“实劲”
“引凤来栖”更要“引凤长栖”。招商的最终目标是项目落地、达产见效。
近年来,新昌县高创集团坚持项目招引和投产达效齐抓,确保引进的每个项目都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体来说,在新昌,每个产业都有明确的产业基础、细分赛道、承接区,从而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落地。
为了打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新昌县高创集团出台“三个一”服务机制,为每个项目配备责任领导、专属联络员和专项服务团队,实现从项目信息获取到政策兑付的全流程精准对接,确保项目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和成功率。
空间和人才是项目落地的关键要素。在空间方面,该集团利用已回购回租厂房和自建小微产业园,根据项目需求提供定制化空间解决方案,确保项目快速入驻;在人才方面,该集团发挥人才集团优势,搭建人才平台,满足项目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全方位助力项目在产业园内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以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为例,新昌县高创集团高标准建设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培育和招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园分为先行区、核心区,目前先行区已经建成投用,并吸引了众多招商项目在此落地发展。
在该产业园先行区,柳叶刀手术机器人生产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已经投产,主要生产神经外科、经皮穿刺两款机器人。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0个月,刷新了招商项目在新昌落地投产的速度。
其中,产业园核心区项目总投资10.9亿元,总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年底完工。项目建成后,拟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产业园招商、物业等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既提供共性服务,也回应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关键时刻扶一把’能帮助企业快速发展。”新昌县高创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吴钢表示。不久前,一家由重庆到新昌发展的初创型企业,由于业务发展需要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得知企业的难处后,新昌县高创集团积极牵线,最终帮助企业获得了1000万元银行授信。目前首期500万元资金已经到账,解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搭建,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该集团建成天姥实验室、高端科创园等县域高能级创新平台,各平台功能互补。比如,天姥实验室专注前沿技术研发,汇聚科研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高端科创园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提供完善科创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奔跑之姿引活水,动能澎湃向未来。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跃斌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协同、开放的发展理念,大抓招商、大干项目,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新昌,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新昌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为绍兴加快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撰文 俞颖颖 王晓英
图片由新昌县高创集团提供(除署名外)
新昌高新园区梅澄区块。
新昌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陈 琪 摄
走访企业。
招商论坛。
高创园。 陈 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