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迁入官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织密万余未成年人的保护网
■ 记者 陈烁
本报讯 灵芝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迁入官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新启用的中心内部专门建设了约400平方米的未保托育驿站,该驿站属公益性质,面向灵芝街道所有少年儿童。内设活动区、教学区、休息区、母婴室、心理辅导区及临时监护室等多个功能空间。社区还与周边教育机构建立衔接机制,通过开展“科普育儿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每月组织育儿知识或早教课程,帮助0~3岁婴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有效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灵芝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此次同步迁入,实现了资源集中、服务提质,将依托公安、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未保工作效能。
据统计,灵芝街道户籍人口6.6万余人,其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1万余人,困境儿童33人,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儿童以及孤儿等不同类别。工作站建立起“家—校—社”信息共享机制,对重点未成年人实现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困境儿童数据库及在线档案,未保站能够迅速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社会资源,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转介服务、临时照料等帮助。同时,未保站以“政策找人”为工作原则,通过定期培训社区及村级儿童主任,主动摸排辖区内困境儿童情况,确保符合政策的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针对个别特殊困境儿童,未保站还开展了多方面帮扶工作。如一儿童因家庭变故而面临监护缺失,工作站在了解情况后,及时联合司法所、民政局等部门,通过合法途径为其变更监护权,申请相关补助,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并联系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干预和行为引导。此处,未保站还通过慈善机构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实现微心愿,定期上门慰问等。
“我们将继续秉承‘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力量,为辖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灵芝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冯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