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融合教学”视域下 特教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15版:绍兴教育导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邵洁静

  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特教学生的语言发展,也严重影响学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严重的障碍。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聋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融合教学”视域下对聋校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兼顾其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业水平,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完成数学应用题教学,使聋校新课标理念得以落实,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广泛,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一、现状分析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成为聋校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教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上相对较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与应用遇到更多困难。通过大量的调研,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新授内容,40分钟的授课常常无法解决学生对应用题的正确理解。应用题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特教学生在应用题的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对应用题的学习信心不足,这也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遇到了较大的阻力。

  二、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要求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提高聋校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1.设置多元化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解题为主要目标,注重对数学题目的应用和推导,往往忽视了数学应用题的实际应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性。因此,设置多元化的情景,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很有必要。

  比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类应用题时,教材中的例题提到了学校大扫除的场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加顺畅,理解题意更加快速,教师可以设置班级大扫除的情景,让擦座椅的学生举手示意,然后让他们数数一共有几人;再问扫地是哪几个。从而让所有学生了解擦座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计算擦座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通过场景化的设置,学生们融入其中,使学生很容易通过人数的比较,建立倍数关系的概念,从而理解题目的意思,达到更好的解题效果。

  2.巧用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应用题。

  针对特教学生在语言理解上的欠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视觉效应来开展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到特教数学课程中,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特教教师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面,改变传统的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方式,使应用题教材“活”起来。

  (二)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在聋校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对应用题的题意不理解、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答题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讨论,通过交流互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应用题所表达的题意,让学生在反复读题中加深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拼音、手语等形式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比如在教学《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读题目,然后再解释“倍”这个字的意思,通过手语教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什么是“几倍”?有了这些认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句子,比如“谁是谁的几倍?”通过掌握应用题的关键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应用题蕴含的数量关系,为学生提供思考和确定解题方法的依据和方向。

  (三)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方法。

  在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中,切实有效的解题策略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问题的思考也不一致。这就需要聋校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能方法,进而让他们对这些策略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学习状况、获得的信息进行解答。

  比如在开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摆小棒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如:解决“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买了三套,问王老师总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4捆小棒(10根为一捆)和若干根分散的小棒,然后引导学生一捆加6根是一个整体,王老师买了三套,就是需要摆三组“一捆加6根”,三组摆出之后,学生可以直观看到总数为48根,这样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就显得很简单了。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提出,要让学生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应用题是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聋校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他们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技能和意识上也相对欠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地优化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使其掌握有效的应用题解决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