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海明
本报讯 新学期伊始,上虞区实小教育集团康居路校区紧紧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以课后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体艺教育改革,构建起以民间传统体育艺术为特色的课后活动新样态。
学校借助课后服务、趣味社团平台,以体艺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倡导“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把一些已经失传的民间体育游戏重新搬进学校,融入课堂,糊风筝、跳牛皮筋、踢毽子、踩高跷、丢沙包、老鹰捉小鸡、跳格子、踩石找人……一堂堂丰富多彩的70后、80后体育“大课”,正“穿越时空”,回到了学校的活动场地,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此外,学校不仅复原了经典体育项目,而且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融入新元素,激发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学期,学校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时间安排,在确保每日体育锻炼总时长的前提下,将民间体艺活动全面覆盖至午间、晚托等时段。教师们积极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具,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器材准备,既环保又有教育意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学校还适当延长了上午第二节、中午时间、晚托时间等课后的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体艺融合教育模式,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民间体艺教育品牌,让每一个孩子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活动中健康、快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