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用心打造幸福社区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05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童 波

  在越都社区,有3个固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日:每月10日上午提供理发服务,15日上午提供测量血压血糖服务,20日上午提供缝补衣物服务。不出社区,越都社区居民就能享受各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近年来,越都社区依托“契约化”共建,整合社区共建资源,打造以“幸福社·越享家”为核心的文明实践品牌,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开展多样化服务与特色活动,将文明实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

  “契约化”共建,“朋友圈”激活志愿服务

  越都社区,位居绍兴古城中心,浓缩了绍兴水城的独特风貌和韵味。社区面积60万平方米,现有居民1885户,人口5489人,是一个集商贸、文化、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老社区。

  据介绍,越都社区目前有文明实践志愿者800多人,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进行“契约化”共建,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越都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总队下设9支志愿者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到目前为止,志愿者总队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正在开展的“我到社区打个卡”系列行动,包含“我到社区留个影”“我给社区提建议”“社区为我办件事”“我到社区做志愿”“小巷骑士随手拍”等活动。

  每月10日上午,越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会开展免费理发活动,志愿者来自辖区内的商户、退役军人等,受到社区居民交口称赞。

  越都社区里的仓桥直街是一条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古城乃至全省的一张文旅金名片。

  越都社区与府山街道一起打造仓桥直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品牌“仓桥礼·爱直街”,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及“漫步仓桥”文化研学主题项目,维护提升仓桥直街历史街区风貌,做好“老住户”的古城保护宣传工作。

  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社区联合晚晴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老人开展文艺表演,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与绍初“微尘”党员志愿服务队一起在树兰书房越都社区馆开设树兰课堂,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

  越都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诸妙茵表示,通过党建联建,扩大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朋友圈”“公益圈”“服务圈”,不仅为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得以常态化、专业化开展,涵养了文明新风,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台门荟”,小空间托起文明实践

  越都社区作为一个复合型老社区,商铺林立,民居与商户交错,呈现出商贸集聚多、服务群体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民商矛盾等问题接踵而至,给社区治理带来了不小挑战。

  为破解这些难题,更好地赋能基层治理,越都社区创新打造了“台门荟”治理品牌,探索“文明实践+”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构建“服务有温度、治理有力度、文化有厚度”的基层文明实践体系,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效能,让“共建共享”从理念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台门荟”汇聚各方力量,涵盖了睦邻商圈、法律顾问、和美调解室、五邻社联合会、共享法庭、沐阳心理咨询等多个主体。目的是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在睦邻商圈工作联络站里,各部门人员与商户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展辖区巡逻、矛盾调解、政策宣讲、服务商户等工作。他们深入街头巷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拉近了与居民和商户的距离,激发了居民和商户自治的意愿,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在和美调解室里,社区联合共享法庭法官、法律顾问等资源,提供线上调解、上门调解、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多种服务。创新的“预约+坐诊”制,让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能获得贴心的法律支持。

  诸妙茵表示,社区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品牌内涵,通过多维融合激发治理活力,切实将文明实践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治理效能,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基层治理齐参与”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