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梦琪
本报讯 近日,在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绍兴段,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2公里外的机巢迅速升起一架无人机,短短2分钟便抵达事故现场,通过空中喊话引导车辆撤离、实时取证,助力轻微事故快速处置。这一场景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打造“空中尖兵”体系,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体现,这一体系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交通大流量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过去,在高速公路上,警情发现慢、救援力量赶赴时间长,是一道难解的题。即便救援力量密集布设,平均抵达现场仍需7.9分钟,且极易发生次生事故,超过一半的次生事故引发了亡人悲剧。为破解这一困境,近年来,绍兴交警运用无人机灵活、机动的空中优势,创新基础体系,研究算法模型,塑造处置流程,锻造了一支“空中尖兵”,让无人机成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好帮手”。
截至目前,绍兴交警在重点路段主线已建设51座机巢,并以2.5公里为作战半径,打造“3分钟空中干预圈”;每300米建设一个监控摄像头,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实现警情秒级发现与5米级精准定位;自主研发“自动化”飞控系统,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警情自动推送与无人机自动处置;组建专业“铁翼战队”,联合开展无人机技术攻关、装备研究、实战应用,为无人机应用提供人才支撑。
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绍兴交警还通过构建算法模型,为无人机装上“智慧大脑”,帮助无人机实现自动、快速识别警情。事后,这些数据还可以在“安行绍兴·一路护航”平台统一归集、系统分析,为无人机实战应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有了坚实的基础体系,加上算法的加持,如今,绍兴交警的无人机已化身“侦察兵”“巡逻兵”“消防兵”,在六大场景大显身手:作为“侦察兵”,它可空中取证,查处隐蔽交通违法9100余起,快速处理轻微事故774起,群众满意率达100%;作为“巡逻兵”,它能空中疏导拥堵,排查道路隐患278处,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多;作为“消防兵”,它可在地面力量到达前应急干预,目前已出动8700多架次,劝离大量车辆与人员,夜间还能提供照明保障。
数据显示,靠着这支“空中尖兵”,绍兴高速警情主动发现率超95%,平均到场用时从7.9分钟压缩至2分钟,缩短75%,次生亡人事故直降43%,拥堵时间、里程、次数均大幅减少。绍兴交警创新打造“空中尖兵”的经验,还在全省数智交管现场会上得到推广。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空中尖兵”系统建设,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覆盖范围与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人机协同、智能研判、快速处置”的现代化交通治理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市交警部门还将积极研发新一代智能算法和专用装备,为群众安全出行筑牢数字化防线,全力打造全国智慧高速管理的“绍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