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 峰 通讯员 费 敏
本报讯 “以前要跑两三个部门才能办完的事,现在到家门口的银行10分钟就能搞定。”近日,在嵊州市农商银行三江支行的“政银服务专区”,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马建华刚办完业务,就对这样的便利连连称赞。这是嵊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畅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取得的成效。
自从今年2月起,嵊州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借助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网和社区便民服务点,将社保、医保、公安、民政等方面高频事项整体“打包”下沉,推动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就近跑一次”。
服务要下沉,标准化是基础。嵊州率先在农商银行三江支行和桃源社区开展试点,逐步建成42个社区服务点和8个银行“政银服务专区”,实现城区服务网络全覆盖。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下沉事项也从最初的87项扩充到104项,社保、医保、公安等方面高频业务全部延伸至基层,让“办事远、排队久”成为过去。
“政务+金融”深度融合,让服务更具温度。作为嵊州首个“政务超市”试点,农商银行三江支行投入近百万元升级硬件,梳理出12大类83项高频代办事项。试点半年,成绩亮眼:社保卡业务办理2345笔,社保业务同比增长49.21%,公积金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已办结56笔,高频政务事项累计办理近6200笔。
社区服务的融入,则进一步把便利送到居民身边。在鹿山街道捣臼爿社区,64岁的张金飞正在办理老年人优待证。“以前要跑专门窗口,现在社区就能帮办,带好身份证等着拿证就行,特别方便!”如今,嵊州全市16个银行网点、42个社区均配备专职人员和智能终端,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即可办理大多数民生事项。
目前,嵊州已构建起“42个社区+16个银行网点”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100多项高频事项实现在家门口办理。嵊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现有基础上全域推进,把服务延伸至241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让乡镇居民享受到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