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 黎
从小便说自己喜欢夏天,因为有甜美的冷饮与漫长的暑假。可扪心自问,其实最期待的季节还是秋。
古人悲秋,因其代表万物凋零,蓬勃之景接近尾声,由此引出离别之苦、衰败之叹。对此我能理解。
直到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让我眼前一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啊,古人中还是有颂秋之人的。曾还是一个孩子的我并没有那么多愁思、忧虑,因为对万事万物都充满新鲜感与好奇。似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雪白的纸张没有污渍,在天真的孩子眼里,绝大多数事物都是美好的,哪有所谓的悲秋和喜春之别?
在年幼的我眼中,秋天最美。金秋金秋,一个“金”字,便将它与以绿为主的春夏区分了开来。因南方有许多常绿树,故冬天除了期盼一下少得可怜的雪景,其景观与初春也大同小异。
秋就不同了。在北纬30度至35度的亚洲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交错地带,落叶林数量不在少数。红的、黄的落叶构成“红岭赤山连无边,黄道银杏铺长纤”的画卷让我深受触动。红似火,层层叠叠,染尽青山绿树,装点水乡河道;黄如芒,纯色无瑕,积满柏油灰路,连缀黑瓦素墙。
扇状金黄的银杏叶是喜好落叶者的挚爱。银杏树往往成片出现,金色的树冠,金色的地面,金色的空间。五指状的红枫不堪示弱,大而耀眼,洋溢着热情与激情。乌桕、黄栌、元宝槭……落叶“沙沙沙”组成曼妙清脆的小曲。这是秋的专属,以落叶与鞋底为乐器,节奏不同、人数不同,乐曲音色也不尽相同。
秋的美景太多。我对春天有一种莫名的清新感。但是秋天也不甘示弱,用一种强有力的清爽气息包裹着我的身体。若说春的清新感是初春傍晚那短暂时光特有的春之雅赠,那么秋的清爽感则是大部分白昼都有的秋之豪赠。这种清爽的气息从体外流向体内,让我的头脑充满兴奋与愉悦,干任何事都鼓足了干劲。即使心情郁闷、悲伤、难过,站在秋天的户外,吹吹秋风,就能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小学就学过的成语突然从脑海蹿出:秋高气爽。原来这便是秋高气爽呵!“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不愧为诗圣,寥寥数语便将秋之意蕴表达清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着实让我震撼。
考试将至,今年的秋是奋斗的秋,充满紧张与希望。
我怀揣秋思,去了解秋、欣赏秋、品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