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学泽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战机呼啸而过,这场震撼世界的大阅兵既是向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向未来的自信宣言。
八十载风云激荡,山河重塑。九三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持续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既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宣示。
硝烟曾如魔,吞噬家园故土;白山黑水间,忠魂永驻。金陵月冷,秦淮血灼;焦土弹痕,刻写国殇之痛。中国以3500多万军民的伤亡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历史回响
从苦难到辉煌的艰辛历程
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九三阅兵的历史渊源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完成正式投降签字仪式。
次日(9月3日),中国宣布举国同庆,放假一天,悬挂国旗三天。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决议,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钢铁洪流
国产装备展现强军成果
此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阅兵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编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
地面方队,似钢铁长城巍峨;官兵身姿挺拔,犹如松柏傲立风雪。步伐铿锵,踏出历史回响;声声震彻,皆是先辈嘱托。抗战功勋部队战旗高擎,英雄精神,在新时代血脉中延续。
装备方队,如巨龙蜿蜒磅礴;坦克列阵,战车驰骋,导弹向天歌。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集中亮相。这些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展现了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
雄鹰击空
空中梯队织就天网护山河
空中梯队开始接受检阅。预警指挥机梯队首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空警-500A与歼-16战机编队,空警-600与歼-15T舰载机编队,依次接受检阅。
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空警-500A预警机,大幅提升了远程机动和复杂环境下的综合预警、联合指挥控制能力。空警-600预警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具有预警探测、作战指挥等功能。
歼击机梯队由歼-16D、歼-20、歼-20A、歼-20S、歼-35A组成。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歼-35A可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及对地、对海多种突击任务。
轰炸机梯队接受检阅。受阅的轰-6N战略轰炸机以及轰-6K、轰-6J,是我军空基远程打击力量。被誉为“空中战神”的轰-6K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轰炸机,具备远距离奔袭、大区域巡航、防区外打击等能力。
无人作战
智能化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
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在此次阅兵中格外引人瞩目。作为新质作战的重要平台,军工无人作战装备是对传统武器装备的有力补充,也是现代战争中颠覆传统作战模式的核心力量。
这些无人作战装备涵盖空中、陆地、水面和水下四大领域,通过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实现战场态势感知、火力打击、后勤保障等全链条作战能力升级。
大型无人作战平台可搭载更多燃料和武器。低成本巡飞弹将实现大规模部署,AI技术将赋予无人装备自主决策能力。这些水下无人装备的出现,可能会改变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
和平誓言
以武止戈与传统智慧的交织
中国通过九三阅兵展示的不只是军事实力,更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秩序理念。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中国拒绝走“国强必霸”的老路。
“以武止戈”的传统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理念相交织,共同形塑着中国式现代化面向全球的军事外交话语体系。中国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捍卫者。
近年来,一些势力为了地缘政治私利,以“西方中心论”主导二战叙事,导致对二战胜利成果的误读与扭曲。九三阅兵以庄重形式提醒世界东方战场的历史真相。
未来展望
从胜利日到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探月工程、蛟龙深潜器——这些科技成就与阅兵场上亮相的高新装备一样,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强军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新型潜航器能以80节高速锁定目标;无人机编队可进行集群作战;量子通信技术为水下抗干扰数据网提供支撑。科技赋能国防,创新驱动发展,这正是新时代中国强军之路的生动写照。
天安门广场上,1300余名演奏员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演奏着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和新创曲目。这乐声穿越时空,连接着过去的苦难辉煌与未来的光明前景。
教练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
当各种新型武器陆续震撼亮相时,镜头扫过看台上目不转睛的老兵。有老战士含泪敬礼。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这一刻,就是我们期盼的盛世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