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风
“稳岗返还”是国家为稳定就业岗位实施的一项惠企政策。今年,我市顶格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且2024年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30人及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20%),即可享受返还。今年1月至7月,共返还稳岗资金8415.25万元,全市1.15万户参保单位受益。
稳定就业岗位,稳企业是关键的一环。可以说,没有企业的稳定发展,稳岗就是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我市在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过程中,牢牢抓住稳企业这一“牛鼻子”,用足用活政策,创新服务手段,让大量企业得以分享政策红利。比如顶格执行政策,让广大企业可以加大对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的支出,既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也为企业后续发展积累了更多人力资源。再比如,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数据比对、层层筛查,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并通过企业缴费账户原渠道返还补贴资金,企业无需申请即可实现资金一键即达,减轻了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负担,而且避免了一些企业错失政策扶持的良机。
稳岗返还政策高效落地落实,促进了我市稳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仍面临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冲击、部分行业就业压力有所增加等问题,稳就业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持续发力。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用好各项政策工具,比如对稳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激发就业市场活力。还要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为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用工规范的小微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加以推动。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考量,就业岗位不仅要有“量”,更要在“质”上持续跃升;稳企惠企不仅要顾及当下,更要着眼未来。一方面,当下的年轻人,追求的是高质量就业,工作岗位不只是他们满足当下生活的依托,更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另一方面,我市不断引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传统产业逐渐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之路,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操作技能的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我们要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就业形态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努力使人才层次、劳动力结构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精准适配产业发展所需。
无论是稳岗还是稳企,其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地的营商环境。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我们一定要秉持“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继续大力破解民间投资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释放“增值式服务”“综合查一次”等改革效应,营造优良的投资创业环境,从而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就业,积极发挥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做大就业“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