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万亩林海“有价有市”

日期:09-14
字号:
版面:第02版:时局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裘 玮 张 峰 文/摄

  风吹一叶报秋来。嵊州市贵门乡璞玉村荷塘里,已悄然换上了淡黄色的外衣,与盛夏的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刚回乡创办旅拍工作室不久的青年摄影师厉镇,成了村里的大忙人,从清早开始,他便拿着相机,穿梭在荷塘边的游客之间,寻机拍摄。“订单一个接一个,这段时间几乎没闲下来过。”他一边整理手中的汉服裙摆,一边笑着说。

  谁能想到,多年前的璞玉村荷塘,还是个遭人嫌弃的烂泥坑。“别说游客,自己人也不想来。”说起过去,村里人连连摇头。

  转机始于“十四五”初期。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一个新的核算指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敏锐意识到生态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嵊州市政府积极探索科学开发路径。2022年初,嵊州市交投集团携手浙江农林大学,将拥有该市最高森林覆盖率的贵门乡定为“估值”对象。在经过4个多月的调研、采集后,调研团队详细计算出贵门乡森林资源中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碳汇、负氧离子等12种生态产品的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结果,贵门乡的生态系统总价值高达37.74亿元。山里人怎么也想不到,曾被认为是最大发展障碍的20多万亩山林,恰恰是最厚的家底和翻身的底气。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青山虽好,却“有价无市”。“这30多亿的‘身价’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资金和惠民项目。”乡党委主要领导的想法,与嵊州市交投集团负责人以及当时负责“估价”的王懿祥教授不谋而合。

  贵门乡梳理出了所辖行政村百余个亟需推进的发展项目。调研团队则在完成核算报告基础上,拿出项目可研报告,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

  2022年10月10日,农发行嵊州支行现场向嵊州市交投集团授信9.5亿元,明确资金用于贵门乡共富产业的开发运营,其中包括路政基建、森林管护、林相改造、林道提升、清洁能源惠民工程等。这是全国首个通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共富项目落地的案例。

  一条依托金融活水唤醒沉睡生态资产的新路径,自此越走越宽。

  璞玉村的烂泥塘改造,正是贵门乡首批启动的绿色共富项目之一。去年,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1.17万元,较项目启动之前翻了一番。变化还在更多村庄里发生:叶村村建起了生态停车场,解决原先区域承载量小、游客“停车难”等问题;上坞山村引入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线,打造中高端辉白茶叶品牌,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越来越多寂寂无名的小山村出圈走红。

  贵门乡的“生态饭”越吃越香。星空露营、茶旅研学、山地自行车大赛、山水挑战赛等活动一个接一个,吸引游客纷至。去年,该乡涌入游客10万人次,带动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等突破500万元。

  眼下,贵门乡正积极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小乌溪江共富农文旅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农业、深加工、康养旅居和乡村研学基地,进一步打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通道,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这条由GEP核算引出、由金融活水浇灌的共富之路,不仅让乡村的生态家底愈发厚实,更让村庄发展更加可持续、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