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何 丹 通讯员 周 旦
本报讯 在今年的第19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上,12家诸暨袜企与俄罗斯、德国、哥伦比亚、印尼、迪拜等国的采购商签订了意向订购协议,总金额达4亿元,展现出诸暨袜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诸暨市紧紧围绕绍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打好外贸突围战”决策部署,迎难而上,聚力攻坚,帮助袜企抢订单、稳份额、强实力,推动袜业出口回升向好。
为鼓励企业抢单拓市,诸暨市创新提出“大唐袜博会城市分站”概念,依托全球展会平台,在美国、欧洲、日本及国内专业展会上,以“集群组团”形式设分站,整体推荐大唐袜业区域品牌。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企业最多可享受3次抱团参展摊位费补助,单家企业累计补助最高可达15万元等。全力优化外贸出口增值服务,搭建企业出海服务平台,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推进时尚袜艺服务“一件事”改革,细化抢单拓市、总部经济发展等专项政策,进一步巩固袜业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企业是稳外贸的主体和根基。面对外部压力,诸暨加力推动袜企“智改数转”,推动大企业对标“未来工厂”加速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现代化转型,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增强竞争实力。
走进浙江莎耐特袜业有限公司数字车间,只见百台缝织翻一体袜机正在高速运转。“一体袜机将袜子织造、缝头、翻袜三道工序融为一体,用工量减少45%,订单周期压缩10天,袜品质量显著提升。”企业相关负责人骆纪达介绍,数智化改造给袜业生产带来的直观变化,便是工序的集成和质量的提升,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说话间,骆纪达收到一条来自生产部门的微信,原来是美国客户的2000万双秋冬袜订单有望提前完工。“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已合作10年。”骆纪达说,自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展会上相识后,这位美国客户便认准了“莎耐特”。
从手摇袜机到智慧工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成为大唐袜企谋变求生的共识。截至2025年8月底,诸暨市已建成200多个袜业数字车间,涉及织缝翻检智能一体袜机等智能装备2万余台(套),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智袜业集群。
“智改数转”的全面加速,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1至7月,该市袜企自有产业出口38.5亿元,同比增长11.4%。
苦练内功的同时,诸暨袜企还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挑战中也蕴藏机遇,唯有跳出低端竞争,以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贸易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诸暨市袜业协会会长洪冬英说,不少企业利用数据分析流行色彩,为客户群体精准画像,从而改进产品设计品位等,“不只做产品,也做内容输出、设计创新,赋予袜业‘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