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回收箱亮相,牌子是“越城公用”
日期:09-12
白鹭凤林小区居民投放旧衣。
■ 首席记者 王晓宏 文/摄
“小区有了旧衣物回收箱,家里淘汰下来的衣物,终于有了归宿。”昨天,东浦街道白鹭凤林小区居民陈先生说。日前,6只崭新的旧衣回收箱在该小区正式亮相,这是越城区公用事业集团下属单位绍兴市环越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启动的旧衣回收箱投放项目,将逐步在全区13个镇街铺开。
旧衣回收,统一设置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白鹭凤林小区时,陈先生拿着几件旧衣物走到小区中央广场,然后塞进角落处的旧衣回收箱内。该箱体蓝白相间,款式新颖,投递口采用人性化设计,方便投递。内部结构合理,能确保衣物无褶皱堆积。箱体上有“越城公用”字样。
“我们小区于2022年交付使用,有1500多户,目前入住率约40%。由于建成时间还不长,之前没有设置旧衣物回收箱,居民不要的衣服,大多随着生活垃圾扔掉。其实,旧衣服属再生资源,直接扔掉很可惜。”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杨先生说。如今,政府相关单位统一设置旧衣回收箱,解决了居民和物业公司的烦恼。物业公司根据小区空间结构,在不同方位设置6处回收箱,布局合理,标示醒目,居民投放十分方便。
东浦街道有关人士说,他们和区公用事业集团联动,选择了白鹭凤林、雲树湾和映兰园3个新建小区试点旧衣物回收项目。其他住宅小区再陆续有序铺开。
针对一些原来已存在的旧衣回收箱,他们会根据综合执法部门规定,要求设置主体进行相应整改。如整改不到位,适时清退。
据了解,该旧衣回收箱投放项目由越城区公用事业集团下属单位绍兴市环越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也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重点举措之一。
“我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全区13个镇街陆续铺设旧衣回收箱,目前东浦、灵芝等镇街部分小区已落地。”该公司有关人士说,“我们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箱体满载后,专业团队及时完成清运,避免出现衣物堆积如山、无人管理的局面。”
该人士表示,通过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方便小区居民就近投放闲置旧衣物,有力推动了废旧纺织品的规范化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将“无废城市”建设与绿色环保理念深度融入社区日常,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
规范管理,有序发展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的服装总量高达1000亿件。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达2600万吨,其中大部分未能实现有效循环利用。不过,旧衣物作为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这些年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从事旧衣物回收的主体越来越多。
在越城区一些住宅小区内,五花八门的旧衣回收箱随处可见。最早的是“绿蛙”项目,其青蛙造型的回收箱运行较早,不少市民印象深刻。该箱体收集居民家的旧衣服后,再收集整理捐献给欠发达地区群众,是越城区一项持续多年的慈善事业。不过,“绿蛙”项目目前已终止,其回收箱已陆续撤出。
更多的回收箱打着“垃圾分类”“环卫创建”等字样进入小区,有个别小区出现多家单位的回收箱。其中,有些箱体摆在绿化带,侵占公共空间;有些长期无人管理,箱体锈迹斑斑,外观脏乱差,影响小区整体美观,给小区管理带来烦恼。之前,综合执法等部门已经进行过一轮清理。
为何那么多单位“争夺”旧衣物?业内人士说,旧衣服回收后,含有涤纶等成分的卖到一些化工厂进行提炼,品相好的直接出口到一些国家,其他相对破旧的可以打碎作填充物。“以我们以往的经验,每只箱体一年回收的旧衣物,可以卖1500元左右。这些年来该行业竞争激烈,经营混乱,因此规范旧衣服回收呼声不断。”业内人士表示。
“如今‘越城公用’建立完整的回收体系,意在净化回收市场,促进旧衣物回收行业规范化发展。公司将对箱体内的衣物定期收运,方便居民投放;及时清洗箱体,确保其干净整洁。同时属地也将对不同单位设置的箱体加强监管,及时清理失管箱体。”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