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姚梦佳
本报讯 近日,滨海新区九一丘渣土处置场上,一辆绿色渣土车经过道闸,系统无感计算方量,数据直接传回到数字化管控平台。前方,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监管。“无人机每天巡航6次,覆盖半径5公里,夜间启动红外夜视功能,快速发现违规倾倒、路线偏离等问题,填补地面巡查盲区。”飞手俞坚介绍。
渣土处置管理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绍兴滨海新区控股集团旗下绍兴滨海新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标准化建设、平台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三位一体模式,打造渣土处置数字化管控平台,构建起“一图感知全态、一图指挥共治、一图预警联动”的智慧管控体系,为破解渣土治理难题提供了“滨海方案”。
打开平台的“数字驾驶舱”,渣土处置全流程动态尽在眼前:3个处置场当日处理量、14家运输企业作业进度、264辆渣土车进出痕迹,在电子地图上清晰呈现。点击“电子运输票”模块,某渣运公司10辆车的核载方量、所属项目等信息即时调取,实现“一车一码一票”精准关联。“平台就像‘智慧大脑’,把分散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实现一目了然。”公司管理人员说。
这一“智慧大脑”的高效运转,依托三大功能模块。资源统筹模块,自动汇总各企业渣土需求量、已分配量、剩余量等数据,智能匹配处置场地、运输企业及车辆,从源头避免“有的场地堆不下、有的场地空着等”的资源错配问题;过程追溯模块,实时联动二维码、道闸系统、车牌,扫码即可核验运输信息,形成“进场—出场”的闭环链条,每笔业务都能像查快递一样全程追溯;进度监控模块,“处置日报”实时刷新各环节数据,与每日三联单自动比对,确保数据真实可查。
数字化平台还让管理更加规范。“我们通过‘预警—整改—考核’全链条机制,让管理要求从‘纸上’落到‘地上’。”公司负责人冯锋平表示,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预警信息,推动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对违规行为,系统会详细记录发现途径、责任主体及整改进度,倒逼企业主动规范操作。
冯锋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持续聚焦“强化统筹分配、全程监督、过程公开”目标,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渣土治理向全链条、全环节、全过程严密监管延伸,为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强数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