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侯 嫣
本报讯 “新餐桌很长,我和好朋友们可以坐在一起吃饭。”“板凳五颜六色的,很漂亮,我很喜欢!”9月10日中午,在马山街道中心小学马山校区食堂,正在就餐的同学说起新学期开学后身边的这些变化,仍然兴奋不已。
今年,位于滨海新区的马山街道中心小学、孙端街道中心小学、斗门街道中心小学、沥海中学4所中小学校的食堂,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中小学校食堂改造提升项目”。利用暑假时间,这4所学校纷纷动工,经过两个月的改造升级,食堂面貌都焕然一新。
“变化还是挺大的,餐桌和餐椅全换了。”马山街道中心小学马山校区校长杜为锋拿出学校食堂的旧照片给记者看,只见原先该校食堂的餐桌较小,而“焕新”后的餐桌较长,可同时容纳更多学生就餐。搭配蓝色、橙色、绿色的餐凳后,整体看起来色彩更为丰富。除此之外,该校食堂内部的房顶和墙面也进行了修补和粉刷。
据介绍,该校有1700多名学生,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就注意到了食堂的新变化,都十分兴奋。”杜为锋说,良好的就餐环境,能让孩子们吃得更舒心。
此次食堂“焕新”,变化最明显的是操作间。“现在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备餐间、洗消间等功能区设置齐全,一目了然。”斗门街道中心小学斗门校区后勤副主任王学良告诉记者,原先该校操作间的布局不太合理,跟现在的标准要求有一定差距,现在的新操作间不仅设置规范,而且更加卫生。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4所学校之外,目前滨海新区的不少学校也在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今年我们学校投入15万元,新安装了13台空调。”马山中学总务处副主任倪建良说,原先学校食堂只有2台空调,新学期用上新空调后,同学们就餐时会比较舒适,不会再感到闷热。
除了“硬件焕新”,滨海新区还有不少学校也在想办法提升食堂“软件”。目前滨海新区有3家幼儿园和5所小学食堂正在创建A级食堂,A级食堂对环境卫生和餐饮制作的各项要求会更高、更严。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监管,督促学校通过“硬件改造+软件管理”,进一步压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加工操作行为,让每一个孩子都吃得健康、吃得舒心,推动新区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