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智能设备高效应对育苗高峰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 见习记者 张 柯 文/摄

  本报讯 当前正值秋季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连日来,位于滨海新区的浙江顺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化智能育苗棚内一片繁忙景象,智能化育苗生产线开足马力,为区域秋季蔬菜生产提供稳定、优质的种苗保障。

  近日在顺浩农业的播种车间,全自动精量播种线正高速运转,填土、压穴、播种、覆土、喷水等一系列育苗工序在生产流水线的精准操作下一气呵成。播好种的穴盘通过传送带平稳输送至育苗棚的育苗床上,为即将到来的秋茬蔬菜种植储备优质种苗。“7至9月是蔬菜育苗高峰期,车间每天要播种3000至4000盘菜苗。多亏一系列智能化播种设备,让我们能高效应对育苗高峰。”顺浩农业员工钱秋珍表示。

  步入顺浩农业的智能育苗大棚,仿佛置身于一座现代化“植物工厂”。播种好的穴盘整齐划一地摆放在育苗床上。另一侧,一株株已培育多日的鲜嫩蔬菜幼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自动喷淋系统沿着大棚顶部的轨道匀速移动,细密的水雾从数米长的管道中均匀喷出,轻柔洒落在蔬菜幼苗上,实现水分和养分的均匀供给。“相较人工灌溉,这种智能化灌溉方式不仅可节约水肥30%以上,还能有效避免叶面病害发生,促进幼苗根系健康发育。”顺浩农业技术总监马国祥告诉记者。

  顺浩农业的智能化育苗基地由8个现代化大棚组成,总面积达36亩。每个大棚均配备了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棚内大屏实时显示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即使是高温或寒潮天气,也能借助水帘、排风机等设施,将棚内环境控制在适宜范围,确保秧苗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马国祥介绍,智能化育苗不仅大幅提升了出苗速度和整齐度,也使出苗率稳定在90%左右,有效保障了种苗质量,满足了农户对优质苗源的需求。

  作为滨海新区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典型代表,顺浩农业已形成“工厂化生产、订单式配送”的现代农业模式,年育嫁接苗量达6000万株,为周边百余家种植户提供包心菜、西蓝花、番茄、蒲子等蔬菜水果作物种苗,有力保障了“菜篮子”稳定供应。今年秋茬,顺浩农业计划培育包括白菜、辣椒、黄瓜、西蓝花、甘蓝在内的10余种优质蔬菜种苗,目前订单客户包括本地及周边多个主要蔬菜种植大户。

  “公司采用订单育苗生产模式,有效避免了盲目生产,实现以销定产、精准供应。”企业负责人张仁浩表示,所有种苗都将通过专业配送直达农户手中,极大方便了周边种植户,帮助他们节本增效、共同致富。与此同时,企业还全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服务,真正让农户买得放心、种得省心。

  在滨海新区,像顺浩农业这样依托数字化手段和现代化机械,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扎根农业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升级,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数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装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区域农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迈进。

  工人正在智能育苗大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