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AI赋能铁路桥梁“移旧换新”
日期:09-11
9月10日拍摄的已顺利完成顶推横移换梁施工的浙江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 记者 裘 玮
本报讯 9月9日深夜至10日凌晨,绍兴城际线柯桥站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一场特殊的铁路“心脏手术”正在这里紧张进行着——在AI系统的精准控制下,总重量超过8000吨的新、旧梁体在毫米级的误差范围内完成精准“交接”。
这是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尝试应用AI技术完成顶推横移换梁工程。自此,柯桥站宁波端道岔区轨道正式接入萧甬铁路正线,为后续开通运营奠定基础。据了解,绍兴城际线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而成的国内首条贯通三个设区市(杭、绍、甬)的城际铁路,其中柯桥站是该线第五座新建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站房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车站规模为2站台4股道。
据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柯桥站项目负责人潜英飞介绍,本次换梁施工属柯桥站建设关键控制性工程,也即通车前最核心的一项工程,需将原本的2股道增加为4股道。但由于工程位于铁路干线且处运营状态,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环境复杂,传统工艺尤其是人工操作难以满足要求。
基于此,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施工单位,与复旦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施工过程中,只见原本4跨32米长的混凝土T梁被缓缓顶升、横移,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5跨钢箱梁。而梁体的每一步移动,都通过40个高精度传感器实时回传至AI控制系统,通过其毫米级精度的准确感知,确保施工全程智能化校准与自动化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的自动纠偏等技术,还开创了铁路多跨桥梁快速更换的施工先例。得益于此,新梁就位后上下高差、纵横偏差分别控制在2毫米、3毫米内。随后,项目部同步完成轨道接驳、接触网改造、电缆恢复、信号调试等多项配套工程,确保线路开通后列车从施工点安全通过。
随着此次换梁施工顺利完成,柯桥站目前已完成站房、站台、雨棚等主体结构和机电相关设备安装调试及宁波端道岔接入正线等工作,下一步计划实施杭州端道岔区换梁施工、到发线接触网安装等工程,力争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市轨道交通集团风情旅游新干线技术部副经理周城明表示,作为杭绍甬一体化的重要支点,未来,柯桥站的开通将彻底结束柯桥城区无铁路客运站的历史,也将对加速区域融合发展、方便人员双向流动、提升城市能级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