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用鼠标或者数控笔,就能在裸眼3D一体机上,进行轨道交通送电设备组装、拆解、维修等方面的立体模拟操作训练。近日,市轨道交通集团的员工分批走进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高端装备智能运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参加“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技能培训。该基地解决了实训教学“高成本、高风险、高难度”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难点,其背后的“灵魂人物”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轨道机电系主任茅小海。
“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只有如此,职业教育才有生命力。”自1994年踏上讲台,茅小海就把这个理念内化成了他职业生命的本能,始终将目光投向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他像一块永不饱和的海绵,不断汲取着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养分,成为产教融合中的“破壁先锋”。
他教过电工、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物联网、光伏发电、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近30门专业课,带领学生在这些专业领域的技能比赛中,获得过60余项全国、省、市级奖项。他先后被聘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专家组成员、赛项评审专家,电气安装、机电一体化等项目国家级裁判,并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导老师。
近年来,茅小海紧扣产业数字化趋势,积极对接绍兴先进制造业等重点发展产业,深化推进产教融合。他先后作为主要负责人,打造了“高端装备智能运维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他通过融合“数字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构教学场景,并探索混合现实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一批批“数智工匠”。他还打通校企壁垒,创造性地提出了“岗、课、赛、证、思”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企业建立了“红芯齿轮”双师流动工作站,为实习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的综合性教学服务,创新实践成果成功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成为全国推广的产教融合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