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班主任岗位39年的“筑梦人”
日期:09-10
新学期,今年58岁的上虞区东关街道竺可桢中学的吕建圆老师又接手了一个初二班级,这已是她第39年做班主任。她说:“当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我乐此不疲,能跟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就很快乐。我要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那一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984年,吕建圆默记着陶行知先生的这句教育格言走上三尺讲台。40余年来,她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教育是一门神圣的事业。我们教师的一不留神,就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以我时刻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有教无类,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吕建圆说。班里常有来自单亲、贫困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吕老师对他们时常嘘寒问暖,督促他们写作业,为他们申请国家补助的营养餐,还经常自掏腰包为他们添置必要的物品,默默承担起了“第二家长”的职责。
在帮助这些孩子时,吕老师更注重方式方法。缺少大人照顾的小强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且在行为习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吕老师不仅为小强添置必要的衣物,还创设一些针对性的活动,让小强能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的内驱力。慢慢地,小强在习惯上、学习上有了明显改进,不负吕老师的苦心,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这样的例子在吕老师和她的学生间还有很多,也正是在吕老师“捧着一颗心来”的温暖帮助下,很多学生实现了逆袭。“这中间需要的是用心陪伴。”吕老师这样朴实地总结她的育人法宝。学生们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吕建圆总是尽心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家”,她认为只有在“家”里,每一个孩子才会爱惜荣誉,才会关爱他人。她会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她会开好每一次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受和发现身边的“美好”;她建立了“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班级文化,带领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这些举措让她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41年的教师生涯,39年的班主任经历,吕建圆就这样默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了别样的感动,也一路享受着、收获着属于她的幸福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