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一盏照亮文明传承的灯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7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周广玲

  知名学者余世存2025年出版的《中国人的家风》一书,对中华家族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该书通过16个中国家族跨越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传承故事,阐释了家族传承的本质在于精神层面的家风而非基因遗传。余世存的这部著作为我们重新思考家庭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余世存在其著作中选取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族,每个家族都展现出独特的精神特质与文化传承。其中,孔氏家族以“好学明礼,诗书传家”著称;张氏家族秉持“见素抱朴,清静无为”的理念;而钱氏家族则传承着“读经传则根底深,看史鉴则议论伟”的家风。这些家族传统不仅是维系家族延续的精神纽带,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钱氏家族为例,其人才辈出的现象并非偶然。该家族历来重视教育,除遵守国家法律外,族人还需恪守《钱氏家训》。据统计,钱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22%,但其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数量却远超其他姓氏。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家族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

  余世存指出,现代家风应当是现代人在互动中自然形成的关系模式,而非教条化的规范。他认为,良好的家风是几代人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由单一权威强加的意志。对于普通家庭,余世存也持积极态度。他表示,只要小家庭保持健康良性的生活方式,新的家风就会逐渐形成。这种家风不需要刻意模仿传统大家族模式,而是可以由当代人自主创造。余世存还注意到一个社会现象:随着经济发展,部分职业女性得以从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家庭生活。她们通过组织聚会交流育儿经验,这种自发行为可能成为现代社会重建家风的有效途径。

  《中国人的家风》一书采用了双重视角,既分析了引领中国思想潮流的精英家族,也记录了具有独特对照意义的普通家庭。余世存在书中不仅探讨了显赫家族,还记述了自己的普通家族经历,展现了家风的普遍性。

  余世存指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个体精神营养不足的问题,其中家风和家教的匮乏尤为突出。这种匮乏与“私”观念相互影响,导致当代中国人长期未能妥善处理二者关系,进而延缓了现代家风的形成。在当代社会,家庭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余世存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提到每次将父母从湖北随州老家接到北京时,都会遇到代际冲突问题,两代人常常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人既未能与陌生人建立合理的群己权界关系,也未能与亲人建立健康的边界关系”。尽管如此,余世存对家庭关系的未来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年轻人阅历的更加丰富,会“重新回归亲情”,所谓的“断亲”现象只是暂时的。因为“家庭始终是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场所,是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翻阅《中国人的家风》一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历经数代而不衰的家族,如孔氏、钱氏、荣氏等,都将读书明理与道德修养作为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家庭关系的维系,甚至出现了“断亲”现象。正如余世存所言:越是身处困境之时,我们越需要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中国人的家风》是一本值得每个关注家庭发展的人阅读的书籍。该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家风文化的历史脉络,更为我们展现了家风建设的未来图景。当个人理想与家庭愿景能够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时,源远流长的家风文化必将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