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 波
最近,新昌县澄潭街道以“在幸福‘澄’堡,与榜样同行”为主题,推出“春泥计划”系列活动。通过5大主题课程、多领域榜样分享及实践行动,覆盖辖区300余名青少年及其家长,实现思想启迪、能力提升与社会责任培养的多元目标,为青少年打造了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成长平台。
近年来,澄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持续深化“幸福‘澄’堡”活动品牌塑造,每月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涵盖文艺培训、阅读推广、各类主题展览等;利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场地优势,开展“梅渚村晚”、送戏下乡、“去礼堂吧”、读书服务进百村等活动,践行文化惠民,让文明之风吹拂乡野。
“春泥计划”,开启精神引领之旅
澄潭街道的“春泥计划”系列活动,以“先锋人物”为核心,为广大青少年开启精神引领之旅。
在“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授课中,老师通过童趣化叙事,生动还原袁隆平“禾下乘凉梦”、钟南山“逆行担当”的成长细节,孩子们在互动中写下“要像科学家一样坚持梦想”的感言。在“梁柏台红色宪法普及会”上,老师则以中国首部红色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法治建设的智慧。
“春泥计划”系列活动还注重“实践赋能”,推动青少年从“聆听者”变为“行动者”。“雷锋的故事”阅读课,通过38个真实事件与日记原文,引导孩子们践行“螺丝钉精神”,几十名青少年组成“雷锋小队”,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出行劝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80小时。
活动还特别聚焦新昌本土榜样。在“陈宣昭教育革新讲座”中,老师通过对新昌县走出的首位女留学生陈宣昭人生的解读,让孩子们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澄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澄潭街道将建立“本土榜样资源库”,定期邀请先锋人物开展常态化交流,并设立“青少年成长档案”,持续跟踪文明实践成果。
据介绍,澄潭街道以“幸福‘澄’堡”活动品牌为主线,创新打造一老一小一青服务综合体。在推进老年学堂、“课后四点半”等公共服务常态化运行的同时,积极开展“笑口常开”走百村等助老纾困活动,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
文化礼堂,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澄潭街道梅渚村名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每当夜幕降临,梅渚村文化礼堂就热闹起来。“村里的群众文化一直十分繁荣,不少人每天都会来文化礼堂‘报到’。”在村民眼里,梅渚村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好平台,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据介绍,近年来,澄潭街道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文明有礼、促进文化共富的新地标。积极打造“澄有礼”乡风文明建设品牌,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发动党员、群众、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夯实乡村文明根基。培育打造梅渚村“宋韵”文化、棠村村全民体育等系列特色文化礼堂。
梅渚村文化礼堂是省级特色文化礼堂,培育壮大了村舞狮队、腰鼓队、舞蹈队等一批文艺队伍,带动周边非遗研学、企业团建等活动,为村民创富搭建了平台。文化礼堂还积极开展文艺演出、志愿者服务、道德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2024年承办第四季度“绍兴好人”发布暨“光盘行动我践行”活动启动仪式。
村晚是丰富基层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举措,也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
今年1月23日晚,“巳巳如意 梅梅与共”2025年新昌县农村文化礼堂闹新春晚会暨第十三届梅渚村晚在梅渚村文化礼堂举行。这场接地气、冒热气、显喜气的村晚,不仅展示了农村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力地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除了这场村晚外,梅渚村还推出了新春灯会、宋韵集市、汉服游街等活动,为大家重拾记忆中的浓浓年味。梅渚舞狮、剪纸等一大批民间艺术也从深闺走向前台。
“村晚不是一般的晚会,是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是带给村民的视觉盛宴,是寄托乡愁的新年俗,是激励村民向‘春’而行、弘扬文明新风的好形式。”澄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梅渚村晚”已举办13届,坚持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文化引领作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精神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