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绍兴风景名胜的 名人效应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7版:古城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鲁迅先生有点忙,我们随之有点欢喜也有点忧愁。欢喜的是,“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上了微博热搜;忧愁的是,“鲁迅夹烟墙画”遭到游客荒诞投诉。我们可以跟风凑热闹,但是要凑正能量的热闹。所以,我们今天从绍兴鲁迅纪念馆里的一本画册说起。

  这本画册叫《越州名胜图》,作者是陈庆均(1871—1947),字艮仙,清浙江山阴人。诗巢壬社成员,民国绍兴县修志委员会六常委之一。世居徐文长故居青藤书屋。早年致力于科举,屡试不中。入民国,主要从事地方事务,曾任绍兴临时军政分府治安科科员。当年,陈庆均与陶冶公同游故乡名胜之后,应陶冶公之请,将越中名胜绘于图册,并在卷首题跋,“以资考证”。画册收录了“兰渚山亭、炉峰形势、羊山远眺、东湖、湖塘、柯岩览胜、鉴湖快阁、稽山夏禹祠、种山西园诗巢、柯亭”等越州名胜十景写意图。陶冶公得到越州名胜图后,装裱成册,并请当时绍兴名流戚扬为画册题签。

  其实,陶冶公与戚扬的来头也不小。陶冶公(1886—1962),绍兴陶堰人。辛亥老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并参加中国同盟会和光复会,与秋瑾、陶成章、许寿裳、鲁迅、蔡元培等绍兴同乡相识。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33年6月起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主席委员等职达16年之久。戚扬也是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安溪、候官等县知县,浙江布政使署及巡抚署文案、江西省省长。晚年居故里。善书法,为时人称道。

  这还没完,接下来还有更厉害的人物。1934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的陶冶公访问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同乡挚友蔡元培,同时送来《越州名胜图》册,请蔡元培先生为之题词。当翻开图册,一幅幅熟悉的景物跃然纸上,让远离故乡八年未归的蔡元培倍感亲切,不由得诗兴大发,便欣然提笔,在画册末页题写一首怀乡七言绝句:“故乡尽有好湖山,八载常萦梦魂间。最羡卧游君有术,十篇妙绘若循环。”蔡元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深情和对《越州名胜图》的珍视。

  后来,蔡元培的这首怀乡诗和《越州名胜图》一直由陶冶公随身珍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陶冶公回乡定居绍兴时,将其与家藏的全部古籍、字画等文物共十余箱一起捐赠给绍兴鲁迅纪念馆。如今,“人世楷模,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这首诗,还被创意题写于孑民图书馆入口的照壁上,并成为网红打卡点。

  诚然,天下风光数会稽。绍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为历来的人们所共识。譬如,《晋书·王羲之传》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清人徐承烈《越中杂识》云:“山秀水清,风景常新,英贤辈出。”毛泽东主席曾言:“鉴湖越台名士乡。”相比举世闻名的西湖十景,绍兴历史上除了上面所说的《越州名胜图》之外,类似越州八景、十景的风景名胜所在多有,我们不妨在这里介绍几种。

  一是《越中十景》图册。晚明苏州画家张宏曾于崇祯十二年(1639)慕名来浙东游历,后作《越中十景》画册,为绢本设色古画,现藏于日本奈良大和文华馆。他在图册末页的题尾中写道:“越中名胜,甲于寰海,洋洋乎大方观哉。”张宏游历归来后,带回了很多根据实地创作的写生稿,然后再根据画稿完成了《越中十景》图册。由于深受越中名胜震撼,张宏决定不再以传统的面貌来创作,而是采用全新的构图方式来营造自然风光,对风景名胜作独特艺术诠释。

  二是越州十景。明朝灭亡后,浙江山阴人张岱追忆彼时越中山水,在《夜航船》中记载了“越州十景”,分别是“秦望观海、炉峰看雪、兰亭修禊、禹穴探奇、土城习舞、镜湖泛月、怪山瞻云、吼山云石、云门竹筏、汤闸秋涛”。

  三是《越州八景》图册。明末清初的诗人、画家,会稽人李因绘有《越中八景》图册,分别为“禹庙吟风、越台樵唱、柯亭椽竹、兰亭醉月、鉴曲渔歌、辰闸潮声、石宕观鱼、钱溪塔影”。

  四是越中十二景。最早由周恩来高祖周元棠在《海巢书屋诗稿》中记载,包含以下十二景:卧龙春晓、蕺山晴眺、秦望积雪、炉峰烟雨、若耶春涨、鉴湖秋水、禹庙苍松、兰亭修竹、星闸锦涛、柯亭夜月、曹江竞渡、吼山云石。

  比较以上记录的绍兴风景名胜,我们可以发现,鉴湖、兰亭、大禹陵、香炉峰等处风光,为大家所共情与共鸣。由此引申开去,绍兴是否可以古今融合、名人与名胜结合,打造类似西湖十景的绍兴十景,进而宣传造势,引爆文旅流量,重现“天下风光数会稽”景象?

  东湖。记者 章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