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塑料限制改装,骑行越来越安全
日期:09-09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起实施
减少塑料限制改装,骑行越来越安全
■ 首席记者 王晓宏
“从阻燃材料使用、防止非法改装、整车重量提升等方面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把‘安全’两字落实到每处细节,这对车主来说是好事。”昨天,绍兴市电动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胡伟兴说。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从今年9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这一新规的落地,牵动着广大“电驴族”的神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城南街道华通花园小区门口某品牌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看到店内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但中间的两款新车特别惹眼,其外观娇小,车前没有挡风板。“这是厂家根据新国标提前生产的样车,方便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新国标车型。目前还拿不到货,我们仍以销售原国标车为主。”店主杨先生说。
正在店内选购新车的陈女士说,她已经从互联网上看到新国标的报道。听说以后的新车可能要涨价,她特意前来挑选、比较。
新国标车到底有哪些变化?首先是材料上,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性能要求,且明确规定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塑料件过多,一旦着火,很快就会烧成空壳,无法使用。新国标车不一样,塑料件少,失火造成的损失更小。”杨先生说。
车速方面,跟现有标准一样,最高时速25千米,但超过22千米/小时就会发出“滴滴”的提示音,超过最高限速自动停止动力输出。同时,每辆车电机、电池、控制器都是唯一编码实现绑定匹配。因“一车一码”改装成本大,能避免非法改装提速的现象发生。
重量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整车最大重量是55公斤,现在提高到63公斤。这一重量主要针对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因铅酸电池存在续航路程短的特点,要让车主选择该种电池,必须“增肥”才能让车子跑得更远。
由于新国标车还没有真正上市,目前区内各电动自行车经销商仍销售原国标车。根据新规,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根据计划,2025年12月1日之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
胡伟兴说,电动自行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自1999年开始,我国出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完善。此次新国标是2018年出台的国标的“加强版”。随着新国标车上市,车辆安全性能越来越好,骑行也会越来越安心。
此前,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织电动自行车经销商集中学习新国标的规定。该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请到正规品牌店选购有3C认证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