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因地制宜建强幸福发展轴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5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陈乙炳

  越城如何建强“稽山鉴水”幸福发展轴?上周,笔者跟随区领导赴鉴湖街道、富盛镇调研,得到了一些启发: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搞“千篇一律”“一种模式”。

  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是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要课题,也是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的有效手段。看一看越城的规划——以城区为起点,环绕浙东运河和会稽山,串联13个镇街,构建“1城区+1中心镇+5共富组团+5重点村”发展体系,形成南北“一轴一带”山水相连的“稽山鉴水”幸福发展轴。我们便会发现,越城抓紧布局发展轴符合“天时地利”,背后彰显的正是对自身优势的精准把握。

  建强发展轴,省委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换言之,就是“不要搞一种模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也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就建强发展轴而言,既要遵循发展轴的普遍规律和共同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共性与个性。

  谋篇布局,关键在因地制宜,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建强发展轴的赛道很多,选择哪一条赛道,要看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条件等,得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智慧,也得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施策。鉴湖街道有网红栖湖、有“双核”明星村——坡塘村和王家葑村,为街道发展“云谷风秦”重点村组团片区提供了条件。富盛镇上旺村已有的Cycle Living面包民宿、“周清黄酒”等多个优质项目,为该镇在建设乡村总部、打造行业标杆等方面打开了思路:打造片区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消费。这些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地的“气候”“土壤”,方能找准培育新动能的方向和突破口。

  打好特色牌、走好差异路,重在顶层设计。以谋项目为例,需要考虑引进项目具有“大场景”特点,即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载体;需要考虑引进项目具备长周期优势,即找准能够长久引来人才、长久惠及百姓的项目。这要求我们,不能再用老一套,需持续更新理念方法,自觉增强效益意识、核算意识,不断提升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科学性。

  建强发展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尤其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转化。有必要及时将各地成功的个性化探索,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继而形成指导发展轴建设的有益经验。我们相信,扬长避短、同中求异、互补发展,必将推动“稽山鉴水”幸福发展轴加快成形、蓬勃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