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精部署、强巡查、重宣传”工作体系。滨海新区——
织牢秸秆禁烧防控网
■ 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 芳
本报讯 为守护蓝天白云、消除安全隐患,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联合各属地街道积极开展秸秆禁烧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构建“精部署、强巡查、重宣传”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以扎实举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升空气质量。
为确保秸秆露天禁烧工作落到实处,滨海新区首先从组织部署层面着手,层层压实责任,明确新区、街道、村社三级的分管职责,通过建立“定人、定岗、定责”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明确责任体系的基础上,滨海新区还借助科技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巡查网络,实现对秸秆露天焚烧行为的精准监控与快速处置。9月3日中午,沥海街道秸秆禁烧值班人员通过高空瞭望系统,发现一处疑似烟点,立即联动属地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员赶赴现场,仅用30分钟就完成火点扑灭。“附近地块较为分散,单纯依靠人工巡查效率低,取证也困难。”沥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工作人员介绍,自安装高空智能监控设备以来,工作人员可通过电脑实时巡查,再配合24小时人工网格巡查,实现了“发现—确认—处置”30分钟快速闭环。
此外,滨海新区高度重视宣传引导,从思想源头消除农户焚烧秸秆的误区,推动秸秆露天禁烧理念深入人心。在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主动向农户讲解《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并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说明焚烧行为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及公共安全的危害,引导大家树立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全区还通过广播循环播放、悬挂横幅、设立田间告示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将秸秆露天禁烧的政策内容和环保益处广泛传递到每一位农户。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滨海新区的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自8月以来,全区每日出动巡查人员超过200人次,累计扑灭火点141处,并对15起焚烧行为的当事人进行了现场教育引导。
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秋收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加巡查频次,强化对农田集中区域和高风险点位的监督检查,并持续优化“人防+技防”巡查机制,力争实现全域无死角管控。通过不断完善“部署、巡查、宣传”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滨海新区将持续发力,全力守护秋冬蓝天,为群众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