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凝凝的缘分始于7年前的开学季。
那年秋季,出于一些原因,我主动要求去一年级包班。报名的小朋友挺多,望着他们调皮好动的模样,着实叫我忐忑不安。因为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承担一年级包班工作。等所有小朋友报名结束回家后,校长办公室里仍坐着一对河南户籍的父母,第二天,又来。校长说,他们的娃是被分到另一所完小的,但由于住得离我们学校比较近,他们还是希望能分到我班上,可是我们班的班额已经挺大了。
他们又一直坐到傍晚还不肯走。我想,多一个就多一个吧,他们应该是真遇到了难处。于是,我跟校长说,让娃来吧。隔天,当妈妈把孩子领来时,我第一次见到了凝凝——一个文静又可爱的小姑娘。妈妈感激地看着我,坚定地说:“老师,凝凝不会让您失望的。”我心中一振,一个妈妈的肯定,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赋能。
接下来就是手忙脚乱的一年级新学期,虽然是个20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对于当时的工作却也是一名新手,我边学边做。乖巧的凝凝很快被我“锁定”为小助手:管理纪律,领读儿歌,分发中餐……系上一条小围裙,有模有样,举勺的小手又有力又平稳。“捡了一个宝贝。”我暗暗高兴。
写字了,有力的线条,清楚的笔迹……是全班小朋友里的佼佼者。语文课代表就是她了。每天清晨,领读拼音和课文立马就上手了,声音响亮,发音标准,慢慢还发现她读课文抑扬顿挫,表现力特别强。“真的是个宝贝。”我更加肯定了。后来,就带她参加演讲比赛、主持学校节目、录制各类视频……表现都非常出色。
时光如指间流沙,一晃,6年快要过去。一个小小孩童瞬间长大为小小少年。凝凝在一篇习作中也这样写道:仿佛就是刹那间长大了。她会在某个课间,找到我,跟我聊聊成长中的烦恼,包括同学相处、亲子关系……这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有时候,师生关系是比亲子关系更紧密的一种关系,它并不是建立在血缘之上的,有些话可能跟妈妈不太好讲,但可以跟自己信赖的老师说,也许正是有一定的距离反而让关系更加亲密。
是啊,为人师也好,为人母也好,我们在引领孩子们长大的同时,他们也是来“渡化”我们成长的。从他们清澈的眼光中,在他们好奇的形形色色的提问中,在他们天真的犯错中……或重新认识自己,或重新审视内心,或重新认识世界与人生。因而,我们要感谢他们。我其实蛮喜欢我的这份职业,它让我能够尽可能久地保持一颗童心——哪怕容颜老去,但内心即使历经沧桑之后,仍然努力地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我所说的“赤子之心”,是说让欲望少一些,更少一些。
这个假期,有两拨很多年前教过的孩子约我见面相叙,那种感觉是幸福的,看到他们的成长,以及言语中表达出来的对我之启蒙的谢意让我感动不已。他们都已立业,部分也已成家,他们作为当下年轻人所具有的“新潮”的思想,我居然非常能够理解甚至产生共鸣……仿佛我们是在一同成长一样。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拨孩子居然发出了相同的感叹:老师,做你的孩子一定很幸福!也许这是溢美之词,但能够有同样的想法应该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我想回应的是,能够成为你们曾经的领路人,我也很幸福!
凝凝妈妈告诉我,凝凝上了初中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无法适应新老师的处事方式,总是说,如果换成我们王老师肯定不会这么处理的。可见,一个老师的行为在孩子们心里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由此,我们必须将正能量赋予他们,让他们相信世界还是美好的,人间还是值得的。
凝凝长大了,“凝凝们”长大了,我望着他们的背影,目送他们走向更远,并期待未来某一天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