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去小学化”,让孩子快乐启航
日期:09-03
本报讯 8月30日,全市小学“零起点”教学专题研讨推进会在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梅山校区举行。会议展示了我市各区、县(市)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推进和实施“零起点”教学的相关经验,分学科、分学段发布了“零起点”教学建议,并对前一段“零起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也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了解,今年6月,市教育局为切实尊重儿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进一步规范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随即启动了“零起点”教学项目攻坚行动,落实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职责,将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纳入幼儿园等级评定和小学省现代化学校市级推荐的监测内容,并加强责任区督学入校日常督导。
全市幼儿园首先开展了幼儿园毕业生向阳行动,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理念和规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过程,不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同时,通过家长会、家访、“毕业一封信”等形式为家长解读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帮助部分家长消除“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
暑期期间,相关部门通过“监管护苗”整治行动,持续加大了对违规学科类培训的整治力度,重点关注了各类机构或个人对学前儿童开展涉及小学学科的幼小衔接培训,以托管、夏令营、研学游等名义开展的隐形变异幼小衔接培训,以及与幼小衔接培训有关的广告宣传,还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行为。
作为教学研究和指导单位,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于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零起点”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步制订了《小学语文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建议》和《小学数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建议》,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同时,将“零起点”教学相关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成立了由小学教研员和学前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的联合教研小组,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幼小衔接教研工作,建立了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
本次推进会后,全市各小学启动了小学起始年级育苗行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以学生拥有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积累作为入学条件和教学基础,不以部分孩子超前掌握的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教育期,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各校还将面向一年级家长开设“开学第一课”,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适应性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等。
“零起点,不是从零教起,而是从孩子已有的世界出发,从他们真切的感知和鲜活的经验出发。”上虞区华维文澜小学刘雅萍老师在推荐会上介绍了该校如何通过情境图、识字报、阅读树这些形象化的载体,点燃一年级孩子心底对母语的那份热爱。接下来,我市也将进一步加强对小学一年级入学准备教育、适应课程开发、“零起点”教学实施、幼小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组织遴选相关主题的典型案例,及时挖掘在跨段衔接、入学适应等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并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