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她让50多位“大孩子”融入社会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12版: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吴可蒙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陶堰街道104国道旁,有一处特殊的“家”。这里生活着50多名来自越城区各镇街的残疾人,他们每天做着手工活,时而参加义卖活动,时而走进社区为老人服务。这个全区规模最大的残疾人之家,由一位90后姑娘金银燕管理。在这里,每一位残疾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妹妹”。

  当50多人的“妹妹”不容易

  前不久,记者在陶堰街道残疾人之家见到了这个90后姑娘金银燕,中等个头的她笑起来眉眼弯弯,说起话来温柔且有耐心。“一开始我没想过自己会接手这份工作。”金银燕坦言。十年前,她父亲创办了这个残疾人之家,毕业后她在柯桥一家外贸企业担任文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转折发生在2019年。“父亲年纪越来越大,管理起来有些力不从心。”金银燕回忆道,“有一次回家,看见父亲疲惫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家’需要有人继续撑下去。”

  更让她触动的是,这里有许多人是看着她长大的,或者说是她看着他们变老的。“我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纽带。”金银燕说,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辞去工作,迎接这个全新的挑战。交接工作比想象中顺利。“大家对我不陌生,我也大致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金银燕笑着说。但真正接手后,她才体会到父亲多年的不易。

  “妹妹,我脖子痛,这里红了一大片。”残疾人之家的成员小田焦急地找到金银燕。经过检查,金银燕判断是落枕。“应该是睡觉姿势不对,我给你揉揉。”这样的场景在残疾人之家经常上演。来自陶堰街道白塔头村的小田刚来时几乎不与人交流,在家里也是如此。在金银燕的耐心引导下,他逐渐敞开心扉,遇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找“妹妹”解决。

  “社会上对残疾人有很多误解。”金银燕说,“其实他们和正常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心智还停留在孩童阶段,反而更加纯粹可爱。”但管理这样一个特殊“家庭”,确实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细心,面对成员不好的习惯,金银燕要反复说上几十遍,帮助成员改正。

  每天晚上9点半到10点,是金银燕的固定巡夜时间。她要检查每位住宿人员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偷偷吃含糖食物,我必须及时制止并解释其危害性。”金银燕说,“就像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既不能太严厉,也不能放任不管。”

  最让金银燕头疼的是处理成员之间的矛盾。“他们有时候会为一点小事争执,需要及时调解。”她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先让双方冷静下来,然后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过不了多久,大家又像小朋友一样有说有笑了。

  让“大孩子”们融入社会

  陶堰街道残疾人之家的手工作坊墙面上挂满了照片:残疾人们制作手工艺品的专注神情,义卖活动中的灿烂笑容,出游时的欢乐合影……这些照片记录着成员们在这个特殊大家庭的点点滴滴。

  与父亲的管理方式不同,金银燕更注重引导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他们不应该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生活、实现价值。”这是金银燕坚持的理念。

  采访当日,成员们正忙着在残疾人之家的共富工坊拼装彩色橡皮。这是金银燕与孙端一家文具厂谈成的合作项目。文具厂稳定向陶堰残疾人之家供货,已经合作有四五年。成员们通过做手工活不仅可以有收入,还可以通过工作疗愈身体。

  除了做手工活,平时金银燕也会组织大家参与各种活动:有时是去社区为老人服务,有时是参加街道组织的义卖,有时则是去周边景点游玩。

  今年五月份,金银燕带领朱铁江等几位成员在城市广场的非遗集市上摆摊,售卖他们亲手制作的竹编工艺品。“一天下来,我们赚了近200元。”朱铁江自豪地说。这些收入都会存入集体资金,年底大家参与分红。

  朱铁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多年。曾经的他沉默寡言,整日与田地相伴,几乎没有社交。来到这里后,他交到了很多朋友。在金银燕的鼓励下,他不仅学会了手工技能,还参与了多次义卖活动。“现在我感觉整个人都开朗了,连病情都有所好转。”

  除了外出活动,金银燕还会鼓励成员们培养自己的兴趣,折纸、竹编等技能让“大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成员倩倩在网上学会了折纸玫瑰,并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了金银燕。“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折纸玫瑰,我的心都快融化了。有一种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的感觉。”金银燕笑着说。

  打造更有温度的“家”

  现在越城区各个镇街都建立了残疾人之家,有不少是公建民营的,设施设备相对更新。但有不少在陶堰住惯了的成员并不愿意转到自己所在的镇街,而是继续留在陶堰的残疾人之家。

  接手残疾人之家后,金银燕增加了心理关怀和社会融入的服务内容。“时代在变,残疾人的需求也在变。”金银燕说,“父亲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些创新尝试。”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陶堰残疾人之家的成员们在手工技能、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有些甚至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普遍好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凭借着出色的管理与服务,这里被评为越城区四星级残疾人之家。

  对于残疾人之家的未来,金银燕有很多设想。她计划引入更多专业的社工,给成员们开设更丰富的技能培训课程,打算与更多企业合作,为成员们争取工作机会。“我最想做的,是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接纳这个特殊群体。”金银燕说,残疾人之家不仅仅是一个照料场所,更是一个让特殊群体重拾尊严、感受到温暖和自身价值的地方。

  人物名片

  金银燕,女,1992年出生,绍兴越城人,毕业后曾在柯桥一家外贸企业担任文员。2019年接手父亲创立的陶堰街道残疾人之家。

  金银燕教“大孩子”们制作香包。

  组装橡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