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佑
>>>>>>>>>>>>>>>>>>>>>>>>>>
要让红色教育常学常新,充满生气和活力,就要靠全体师生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使之成为一门常学常新的必修课
漫长的暑假结束了,越城区中小学迎来了又一个新学年。据媒体报道,今年秋季越城区学校新学年的第一课是红色教育,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教育内容,而且根据学生年龄和各年级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有的学校还创新使用了更多让孩子们直接参与、交流、体验的方法,让大家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风貌,使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红色教育是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虽然目前中小学课程中都有相应设计,但是今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利用这个时间点开展红色教育,社会氛围浓厚,相关资源丰富,能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开展思政教育。如果还是作一场报告、讲几个故事这种老掉牙的形式,想必没有几个孩子会有兴趣,其教育效果到底如何可想而知。
如今的孩子,不要看年纪小,但他们眼界比若干年前的同龄人开阔得多,知识储备也更为丰富。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长足进步,信息易得易传,这些客观因素对今天的孩子影响颇大,呆板的灌输式教育已经很难获得界定的成果,红色教育也是如此。
好在,越城区不少学校注意到了这一点。据媒体报道,这次红色教育中有的学校让学生体验式广泛参与,如开展对话先贤、制作红五星贴墙、观看抗战电影评论等。这种入脑入心的红色教育,让受教育者不仅仅只做听众观众,更是要做一名主动参与者。如对话先贤,由讲解员说出某先贤经典名言的上半句,参与者要对答下半句,这就要求参与的学生必须事先去找、去读相关资料,增强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红色教育不是应时之教,而是一门伴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要让红色教育常学常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靠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使之成为一门常学常新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