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钉
>>>>>>>>>>>>>>>>>>>>>>>>>>>>
通过发展抹茶产业来推动茶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是破解生产要素制约,提高茶叶附加值,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越城区目前最具规模、名气最响的土特产当数抹茶。本文以探寻越城区抹茶产业发展路径为重点,总结近年来抹茶产业发展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就如何高质量发展抹茶产业,如何以土特产优势奋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提出对策与建议。
做法与成效
越城区现有采摘茶园面积近万亩,拥有规模化抹茶生产企业2家,年产量达1200吨,产值接近2亿元,占据绍兴抹茶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国内中高档抹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5%。越城区抹茶产业在全省茶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较为成熟,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与多家国内外食品巨头达成合作,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
抹茶产业持续发展。随着2023年浙江森伴园生物科技公司注册成立,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持续扩大产能,越城抹茶产量近年来增长超100%,发展迅速。抹茶产量在全市茶叶产量占比达2.5%,持续提升比重的同时保持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越城区生产的抹茶均采用优良茶种,大部分茶树种为适制抹茶的日本茶树种(奥绿、朝日、朝露、薮北等)和国内的优势品种(龙井43),制作出的抹茶口感醇厚,茶氨酸含量颇丰,滋味层次丰富,且产量稳步提高。凭借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成功构建了智慧茶园新图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的精准分析以及绿色防控的智能化预警。同时,积极推进茶园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实现了采摘机械化和加工自动化,不仅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还显著提升了茶叶的安全性和附加值。
生产技艺精益求精。越城区建设有先进的碾茶流水线24条、十万级洁净抹茶生产车间4座,其中御茶村引进现代化全自动抹茶加工流水线,联合中国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红五环茶机等单位,创制了中国特色的抹茶初制流水线。率先引进食用GMP管理体系,从人员卫生、环境消毒、空气净化、金属除杂、在线检测等多方面保证抹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深化与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聘任中国工程院茶界首位院士陈宗懋先生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明专利授权19件。科技成果转化22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1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1项,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1个;产学研合作9项;抹茶新产品、新工艺10余项,推广应用新技术2项;参与制定《抹茶》国家标准1项,省市地方标准5项。
存在的新挑战
区位优势相对薄弱。越城区地处绍兴中心城区,土地资源要素匮乏,农业生产规模受限,抹茶产业发展尤其是提供原材料的绿色有机茶园面积突破存在瓶颈。
传统产业转型困难。目前绍兴乃至全国的茶产业仍保持“红+绿”的布局,种植户年龄结构逐渐老龄化,为产业转型带来一定难度。抹茶等新茶饮产业在市场上发展迅速,但规模尚小,难以引领传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基础设施仍有薄弱。增强茶园的基础设施对于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但是,越城区的茶园在应对极端天气,例如严寒和干旱高温时,显示出抵抗力不足。近年来,这些茶园不断受到寒潮和高温等自然灾害的冲击,这些不利因素对茶叶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品牌建设力度不足。越城区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区域影响力的茶叶公共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抹茶这一特色产品,尽管它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但其品牌推广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策与建议
抹茶是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具有显著特点和发展潜力的茶产品,通过发展抹茶产业来推动茶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是破解生产要素制约、提高茶叶附加值、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加速项目落地建设。依托抹茶特色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推动抹茶专用肥料产能提升项目、未来抹茶园设施提升项目、抹茶粗精制车间建设项目等的实施进度,规划建设全国抹茶交易仓储中心、全球抹茶创新论坛的永久会址等,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抹茶产业从原料种植到生产加工、冷链仓储、商品交易、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的全面提升。
加快终端产品开发。越城区是全国高端抹茶生产地,抹茶主要用于食品原料,抹茶终端产品缺乏。要鼓励有研发创新实力的本土餐饮、烘焙企业加强多样化抹茶产品研发,创新开发抹茶饮品、烘焙食品、面食制品等。支持抹茶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充分挖掘抹茶应用价值。深耕大健康领域,通过研发抹茶类的大健康产品,充分发挥它的保健功效。
强化品牌宣传推介。抹茶是绍兴茶产业中的新亮点,要借力各种展会,精心设计抹茶主题馆,加大亮相与宣传机会。定期举办抹茶特色节会,邀请行业专家、客商代表与会,在产业创新、技术提升、产品优化等方面交流想法和思路,为企业发展、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借助媒体宣传,提高越城区公共品牌“越和宋韵”知名度,进一步扩大所占市场份额。
生态赋能文旅出圈。立足区域现有的产业、人文、自然等资源优势,深耕文化内涵,挖掘宋文化、抹茶文化,将“茶、文、旅、消、体”充分融合。聚焦消费趋势变化,不局限于采茶制茶销茶,还可以衍生抹茶系列活动,如抹茶产业论坛、抹茶马拉松、抹茶知识讲座以及点茶、制茶等体验活动等。创新推出茶文化旅游路线,重点开发几个节点村庄,进一步加深公众对抹茶历史和制作工艺的了解,为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作者系越城区农水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