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学好用好《条例》,为发展大局贡献党校更大力量

日期:08-31
字号:
版面:第03版:知行       上一篇    下一篇

  ■ 绍兴市委党校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本文简称《条例》),为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党校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好用好《条例》,为我市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刻认识《条例》修订的深层逻辑与重大意义

  《条例》的修订,蕴含着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和顺应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厚的政治意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实践导向。

  从理论维度看,《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长期以来党校工作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党校工作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体现了党对党校教育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从时代维度看,《条例》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深刻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巨的新形势新特点,对新时代党校如何更好地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如何更有效地凝聚党的思想伟力作出了制度化回应,赋予了党校更加光荣的使命和更加重大的责任,彰显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历史主动与使命担当。

  从实践维度看,《条例》坚持问题导向与治理效能相统一,既致力于解决当下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更着眼于红色党校的永续发展,以制度形式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为有效解决党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对自身使命认识不清等问题,提供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解决方案。

  从价值维度看,《条例》紧扣“育才献策”这一党校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进一步明确党校在教育培训干部党员、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光荣使命,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系统完备,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路径。

  二、系统把握《条例》的基本原则与战略创新

  《条例》主要就党校职能定位、总体要求与基本培训、科研咨政、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充实完善,体现出原则坚定性与战略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变的是方法、机制与路径,不变的是立场、方向与宗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条例》强调党校姓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写入总体要求,突出党校是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的主渠道,牢牢把握住了党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条例》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复杂性,新增“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一要求,将系统观念内化为核心制度设计,明确强调“全党办党校”原则,提出市级以上党校要牵头制定本区域内系统的业务规划,整合县域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全域统筹。

  明确基本培训具体要求。《条例》明确各级党校的培训对象、班次和学制要求,以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为重点,规范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等重点内容,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的重要改革部署,将新要求落到了实处细处。

  强化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条例》要求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加强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推动教学、科研与决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强调科研诚信建设,以党内法规形式,进一步确立党校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前沿阵地地位。

  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条例》首次明确专职教师占比,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政治素质考察和授课准入管理,突出做好青年教师的全链条培养,弘扬教育家精神,体现一以贯之的从严治校、治教、治学的立场要求。

  三、对标对表《条例》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守牢初心上再夯实。坚守好“育才献策”初心,紧扣党之所需,持续完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深度开发“循迹溯源”主题精品课程,做强做优“魂脉主心、三脉融合”教学品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多角度呈现党校“主阵地”“净化器”“大熔炉”“风向标”“重要方面军”等作用。

  在为党育才上再强化。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加强“大课”“硬课”“必修课”的开发建设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阐释,完善与培训目标、教学布局相适应的教材体系,紧盯班次、对象、内容、方法等关键要素,讲全讲准、讲深讲透、讲鲜讲活,全面构筑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培训体系。

  在为党献策上再突破。强化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深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对策性调研,特别是要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深化智库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创新,研以致用,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思想穿透力和实践引领力的高质量智库成果。

  在从严治校上再发力。从严从实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围绕教师、学员两大主体,以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标准,持续深化教学管理协同机制,将严的标准、要求、举措系统融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之以恒培育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在质量立校上再提升。持续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改革,紧盯教研咨主责主业,抓实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深度谋划党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推动党校工作全领域、全市域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特色互鉴。着眼打造更多现象级教研咨成果,推动成果多向高效转化,切实将《条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办学治校效能,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