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张梦霞
本报讯 近日,15名中小学生乘坐乌篷船徜徉在东湖景区的奇山秀水间,观摩地质遗迹,体验乌篷船制作非遗技艺。这些学生参加的正是东湖景区近日新推出的“乌篷船非遗技艺研学体验游”项目。
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文化印记,也是东湖景区一大传统特色项目。据记者了解,“乌篷船非遗技艺研学体验游”是东湖景区研学游的升级版,它依托景区特色资源,在研学游路线中加入了乌篷船非遗技艺、地质探秘等新元素,融合游览、学习、实践等环节,让参与者全方位感受非遗魅力。
游线的一大亮点是体验乌篷船制作技艺。在乌篷船非遗基地的船篷制作区,造船师傅现场演示从选材刨削到竹篷编织的全套工艺,游客还可以上手体验乌篷船制作。
“这里的老师傅具有丰富的造船经验,技艺都是最传统的。许多专门来景区乘船的游客都好奇乌篷船是怎么制作的,现在我们通过基地现场展示,让大家近距离接触这项非遗制作技艺。”绍兴东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乌篷船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游线的另一项核心内容“地质探秘”充满了惊喜。远近闻名的东湖“水石大盆景”此时变成了立体的历史教科书。在陡峭的黛色岩壁前,研学游学生化身“地质侦探”,做观察笔录、采集岩石样本、绘制地质剖面图。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辨识出汉代至宋代不同时期的开凿痕迹、沉积岩层与人工凿痕形成的特殊纹理。“太奇妙了,头一次用双手触摸石壁,每道凿痕背后都是满满的工匠精神。”建功中学研学游学生周奕诺表示,在这场难忘的体验中,自己不再是匆匆过客,可以停下来亲近这些奇特的山石地貌与崖壁镌刻,从中感受东湖从汉代采石场演变为陶园的千年历史。
有趣的是,在景区入口的陶家池水域还多了一群美丽的黑天鹅。在研学过程中,大家能与这些“新朋友”热情互动,感受自然生态的和谐。“这群黑天鹅是今年引入的,营造了优美的水域生态环境。现在黑天鹅成为了景区新晋顶流,吸引许多市民游客观看。将其纳入研学游线路,可以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该乌篷船管理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