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潘晓林
8月26日清晨6点半,新昌县城南乡琅珂村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蹬着三轮、提着环保袋,从四方汇聚到以前农历每月初一才有的农贸集市。在“乡味城南”共富柜,72岁的张旭光一口气卖掉了自家种的8个大冬瓜,过秤、结算,换来178.5元现金。“以前种点瓜都是自己吃或送亲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变成钱!”他开心不已。
张旭光和老伴是琅珂村的农民,常年以采茶为生,年收入仅1万余元。共富柜的推出,为像他这样缺乏销售渠道的低收入农户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琅珂村农贸集市历史悠久,辐射周边多个村落,蔬菜瓜果、服装日用品种类繁多,交易活跃。但以往农户多是零星摆摊,销量有限,价格也缺乏保障。如何借助这一传统集市,为低收入群体创造更稳定、更有保障的增收途径,成为城南乡党委、政府着力破解的问题。
今年,城南乡紧紧围绕“挂单奔中、消薄增收”目标,创新推出“乡味城南”共富柜,整合辖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借助乡供销社统一采购定价、“共享小院”直播助农等多元形式,打造了集展示、销售、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共富新平台。
“我们不仅仅是在提供一个摊位,更是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增收机制。”城南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乡味城南”系列共富农产品已涵盖高山蔬菜、优质茶叶“雪日红”、“初见花田”玫瑰纯露等特产,所有产品均来自辖区内的农户与农业合作社。
当天一早,里家竹村叶兴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张叶兴就带着几位村民,在田里紧急采摘了近50公斤茄子、辣椒和黄瓜,仔细分拣、打包后,迅速送往琅珂村的共富柜。“基地蔬菜成熟集中,以前最怕滞销。现在乡里牵头搞共富柜,等于多了一条稳定销路,真好!”张叶兴说,这不仅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也让他们更有信心扩大种植规模。
“共富柜虽小,却连通了田间地头和消费市场,更连通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与群众增收致富的期盼。”城南乡党委书记章利红表示,将以“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为主要阵地,聚焦“基层治理、消薄提低、服务共享”三大方向,加快构建“党建+共富”生态体系,最终实现“乡味城南”共富品牌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