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越水载烽烟胆剑映山河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8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见习记者 茹晨鸿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抗战中,处于浙东抗日前哨的绍兴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为民族的解放和世界的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市委党史室、市档案馆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的“山河不忘 胆剑长歌——绍兴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于近日开展,展览通过真实的场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弘扬绍兴儿女的伟大抗战精神。

  百帧藏忠魂

  据了解,本次展览筹备历时半年,是市委党史室联合多家部门和单位深挖地方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实践活动。展览共分“救亡浪潮”“中流砥柱”“狮醒山河”“烽火之行”“铁证如山”“勠力同心”“星火燎原”“伟大胜利”“民族脊梁”等9个部分,通过200余张历史照片,再现了8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侵犯古越大地时,绍兴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英勇抗争史。

  展览史料显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绍兴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浪潮,通过集会游行、劝募爱国捐、取缔日货等活动,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共同呼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批外地党员开始回乡恢复党组织。1937年9月,中共嵊县临时县委建立,这是抗战时期绍兴恢复的第一个中共县级组织。1938年5月,中共宁绍特委成立,领导14个县党的工作。

  1939年3月28日至31日,周恩来以回乡祭祖的名义到绍兴视察,并发表演说,其间还会见各界人士,做了大量统一战线工作,指示加强绍兴党的工作,增强了绍兴军民的抗日斗志。11月,中共绍兴县工委成立。至1940年初,宁绍地区党员达2000余名。1940年1月,宁绍特委分为宁属和绍属两个特委,绍属特委管辖7个县党的组织。皖南事变后,绍属地区党组织开始实行特派员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绍兴各级组织利用有利形势,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在“保卫大绍兴,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的口号下,各界人士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出版抗日书刊,开设进步书店。各级党组织还充分发挥战时政治工作队的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面对日军侵略,绍兴军民奋起抗击。正面战场,国民党爱国官兵多次抵抗日军;敌后战场,中共绍兴地方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其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三五支队、金萧支队成为绍兴抗战的中坚。

  同时,中共绍兴地方组织在浙东区党委领导下,创建了诸北、上虞、路西等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1945年上半年,绍兴各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反攻。6月30日,当时的上虞县城丰惠解放,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解放的县城,后上虞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后期的领导和指挥中心。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驻绍兴各县的日军先后撤退,绍兴抗战胜利结束。

  AI焕英容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览图文相互映衬。一张张老照片,将人们带回了那段曾被时光尘封的烽火年代,尤其是“民族脊梁”板块,让参观者久久难忘。

  2014年、2015年和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公布3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8位绍兴籍英烈:任光、何云、梁雨亭、宣侠父、左克、蒋志英、严洪珠、观杰。“民族脊梁”板块详细介绍了这几位英烈的生平及他们投身抗日救亡的感人事迹,同时利用AI技术再现烈士光辉形象。

  任光(1900—1941),嵊州人,著名音乐家,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7年回到上海,加入“左翼剧联音乐小组”“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等进步组织,与聂耳等共同推动革命新音乐的创作与发展。他创作了《渔光曲》《大刀进行曲》《王老五》等音乐作品,灌制了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1年1月,任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新华日报》发表悼文称他为“民族的号手”。

  何云(1905—1942),上虞人,《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38年,何云出任《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于1939年元旦创刊了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该报被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抗战的向导”,并受到朱德总司令嘉奖。1942年5月,何云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中牺牲。

  “这几位英烈年纪轻轻便投身革命,为国献身,让我深受触动。”大学生孟繁思在观展后说,作为当代青年,自己将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并将之转化为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绍兴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绍兴军民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磅礴伟力。这不仅是一次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精神动员。”绍兴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