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张 柯
通讯员 赵丽蓉 严淑云
本报讯 日前,孙端街道皇甫庄村81岁的钱大爷因严重肺部感染,经绍兴市人民医院抢救成功后转入孙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输液治疗。但由于老人可用于输液的外周静脉较少,且属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常规静脉输液穿刺屡次失败,治疗陷入困境。
面对这个棘手的情况,该中心医护团队立即联系绍兴市人民医院结对帮扶的护理专家朱美丽。其经综合评估后,决定为钱大爷尝试颈外静脉穿刺。这对于从未开展过该操作的孙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朱美丽凭借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钱大爷定制了穿刺方案,并指导该中心住院部护士长闾品燕顺利将穿刺针刺入钱大爷颈外静脉。随着药液顺畅滴入,孙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例颈外静脉穿刺取得成功。
钱大爷的救治案例,是孙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深化医联体建设的生动缩影。自2023年起,朱美丽便遵循两院结对帮扶协议,每月2次到孙端开展精准帮扶,并以“传帮带”形式全方位助力该中心护理人员提升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
除了护理领域,孙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积极与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等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医院肛肠科、肝胆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的专家定期下沉坐诊,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专科医疗服务。今年1月,该中心引进的联影高清40排螺旋CT正式投入使用,并依托越城区人民医院对接的远程诊断技术,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闭环服务模式。据了解,半年来,该中心已完成CT检查3200余例,早期筛查出肺癌等恶性肿瘤20余例,实现了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同样惠及众多居民。走进该中心特检科,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科室日均接诊量达100余人。每周二下午,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鲁建兴都会准时坐诊,不仅为居民做超声心电图检查,还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向基层医护人员传授新技术、新方法。“以前做检查都要往大医院跑,现在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检查完还能赶去上班,方便又放心。”患者叶金望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
为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绍兴市中医院等市级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共建,该中心17个科室实现专家下沉坐诊,常态化服务基层。在医院专家的帮扶下,该中心新增心血管彩超、阴道镜检查等服务项目,患者认可度显著提升。
在滨海新区,医联体建设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绍兴市人民医院共建联合病房,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良性协作机制;沥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多家省市级医院建立合作机制,打通双向转诊通道,切实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深化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精准、更高效地下沉基层,切实守护好滨海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