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高值化开发”破解农特产品发展瓶颈

日期:08-24
字号:
版面:第03版:知行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值化开发”破解农特产品发展瓶颈

  ■ 风 云

  如何让香榧从“论斤卖”的地方农业特产升级为“论克售”的自然生态珍品?8月15日,香榧全果高值化开发项目在国家级科技小院——柯桥区稽东镇香榧品牌管理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未来,稽东香榧将通过“资本输血、科技赋能、原料保障”的全果高值化开发,提升附加值10倍以上。

  香榧作为世界稀有经济树种,曾是稽东等地榧农的“摇钱树”。但最近10年,香榧产业因大量种植、创新减弱等因素,导致榧农增产不增收、产业增长不增利,经济附加值逐年下降。

  物以稀为贵。香榧“掉价”,固然与近几年来大量种植导致产量骤增有着密切关联,但更大的症结,恐怕还在于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全面审视、全方位开发利用。过往,我们更多的是在香榧仁上做文章。而事实上,香榧全身都是宝,可以全果综合开发利用。这次稽东的尝试,就包括从香榧青果的假种皮中提炼出香榧精油,从脱壳香榧仁中提炼出香榧籽油,利用香榧独有成分制成古榧金松酸凝胶糖果,把香榧脱脂后的高蛋白粉末制成香榧固体饮料、香榧乳、香榧酱……一系列新颖的设想,以及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的愿景,印证了香榧蕴含的巨大开发空间和利用价值。

  事实证明,农特产品在市场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创新这条“腿”有多长。近年来,不仅是香榧,还有青梅、板栗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也普遍遭遇丰产不丰收的困境。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对其蕴藏的价值没有充分挖掘,更谈不上有效加以利用。而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向科技创新要增量、挖潜能、拓边界、优品质、增效益。要充分发挥我市7家国家级科技小院以及广大农业科研院所的作用,盯牢农产品加工这一农业产业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努力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初级产品向深度开发产品的转变,推进农产品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紧跟时代,结合当前消费者偏好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在食品安全、口味风味等方面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开发符合新消费需求的农特产品,提升农产品供给体系的适配性。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市农产品加工以中小企业为主,深加工实力比较薄弱,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持续优化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鼓励优质中小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的热潮正在全市逐渐兴起,像王坛青梅、稽东香榧都有了强大的产业资本作为后盾。下一步,要因势利导,鼓励这些企业在农产品原料全方位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发力,积极探索农特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高值化开发”推动农特产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