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充电方便了!”
■ 首席记者 王晓宏 文/摄
“经过统一配套改造,现在安装充电桩方便多了,电表统一进入表箱,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近日,府山街道名都苑小区业主王女士淘汰了使用多年的燃油车,更换了一辆新能源车,完成了长久以来的心愿。王女士能享受到这一便利,还多亏了小区地下室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不久前完工,新能源车业主充电难题迎刃而解。
名都苑小区2004年建成,规模不大,一共只有4幢高层建筑、120户人家。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章经理说,业主的车辆都停在地下室,因为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地下室没有给新能源车充电桩预留用电设施,导致车主安装充电桩的用电问题无法解决。一段时间下来,业主私拉乱接的现象逐渐增多。业主花了大价钱不说,还造成环境杂乱无章和消防安全隐患。有些业主早就想买新能源车,但咨询得知安装充电桩用电难以解决,就迟迟不敢下单。
“我们在网格巡查时,发现充电桩用电乱象以及业主存在的困惑后,快速协助电力部门做好前期调研、安装协调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于今年6月底前顺利完成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建设。小区地下室安装4组电表箱,能满足48辆新能源车充电桩用电需求。目前,已有12户业主安装电表,取得了不错效果。”名都苑小区所在的白马社区负责人说。
名都苑小区的做法为解决老旧小区新能源车充电难提供了可行路径。同样是老旧小区的镜湖人家,最近也实施了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因建成时间长,该小区地下室内车位同样没有预留新能源车充电桩基础设施。经排查,有10多户居民存在私拉乱接的现象,安装时需要拉线、破墙等,每户付出的费用动辄五六千元,还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现象,今年初,经越西社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方多次商议,小区的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费用由电力部门解决,不用业主掏一分钱。如今,小区地下室安装了8组电表箱,可安装96只电表,基本能满足车主安装充电桩用电问题。
其实不只是老旧小区,部分新建小区也因充电桩预留设施的短板,导致一些新能源车业主在安装充电桩时存在不规范现象。
北海街道璀璨樾府小区2021年5月交付,共有15幢高层,1300多户人家,目前入住率约八成,年轻业主占比高,使用新能源车的业主不少。“我们小区地下室停车位有两种,一种是新能源汽车车位,一种是普通车位。小区建设时,开发商没有把充电桩的线路铺设完整,导致两种车位都无法接电,因此有些车主在安装充电桩时,直接把电表安装在单元墙角等处,再接到地下车位旁。”该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说。
从去年初开始,电力部门对该小区地下室进行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建设,在地下室多个点位安装电表箱。截至目前,已有224户新能源车主安装电表,电表统一进入表箱内,既符合规范又确保安全。此外,电力部门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对电表箱进行扩容。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一些年代较早的小区在建设时未考虑充电桩用电问题,车主安装充电桩过程中遇到管线铺设难、电表安装难。针对老旧小区充电设施不足现象,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越城供电分公司联合区发改部门科学规划,锚定构建覆盖城乡“1公里充电圈”目标,创新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加装策略,稳妥推进充电桩前置配套工程建设。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完成134个有固定车位小区的改造,投资达1.3亿元,有效实现居民充电桩“随报随接”,助力新能源汽车普及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