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畅通低空经济的“隐形跑道”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亦 声

  高温天,滨海新区的农田上空盘旋着喷洒农药的无人机,为保障这些农用无人机的高效稳定运行,国网绍兴滨海供电分公司组织专项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农用无人机接电电箱、充电设施展开全面“体检”,多举措为智慧农业发展筑牢电力保障。

  随着智慧农业的加速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农业生产的标配工具,承担着病虫害防治、施肥播种等关键作业,这些看似先进的“高空蜜蜂”,实则是电力驱动的精密设备,一次电路故障就可能会延误农业生产。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无人机充电桩因线路老化引发的故障概率会上升30%左右。正是这种空中作业依赖地面保障的刚性需求,促使电力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前置,催生出深入田垄的“电力管家”。

  农业生产作业的无人机想要飞得高、飞得好、飞得远,必须有坚实的地勤保障作支撑。现实中,不少地方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忽视地勤建设而导致空中优势削弱。滨海新区的供电企业认识到三伏天电力助农的重要性,主动出击,积极“助飞”,按需定制服务,做好“飞行医生”,解决相关方担心无人机沦为“空中摆设”的顾虑。

  低空经济不是单一产业的孤军奋战,需要构建环环相扣的保障生态。滨海新区可从三个维度发力完善地勤保障,在基础设施上应像规划公路网一样布局低空服务网络,将充电桩、停机坪等设施纳入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规划,形成快速反应的服务圈。在技术标准上需制定涵盖电力供应、设备维护、应急处置的全流程规范,让无人机充电有章可循、故障有据可查。在政策支持上要借鉴“电力助农”模式,推出针对低空经济的配套措施。当这些措施形成合力后,不仅能让农用无人机飞得更稳,还能带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更多低空业态落地生效。

  当电力工人的扳手拧紧田间的接线端,当安全手册递送到农户手中,当充电桩网络在田垄间延伸,这些看似平凡的地勤保障,其实是低空经济的“隐形跑道”。因此,系统完善地勤保障,不仅是为无人机保驾护航,更是为整个低空产业搭建起飞的平台,这也是滨海新区低空产业飞向广阔天地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