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智能建造军团”助力工程提质增速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 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孟士俊

  本报讯 8月21日上午,在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Ⅱ标段项目地下室,一台激光整平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轨迹平稳移动,先抬起机械臂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高频振捣,随后,又用机身底部的刮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展开整平作业,原本粗糙的地坪表层逐渐变得均匀细腻。

  “你看这激光传感器上的实时数据,每平方米平整度误差全部控制在±2毫米。如果换成以前人工找平,误差较大,还得反复修补。”操作员站在2米外的安全区域,手持遥控终端向记者介绍。

  “这活儿以前得6个壮劳力轮班干,地下室又闷又潮,弯腰弓背、一天下来浑身是汗。”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智能建造工程师王军说,现在1个人管1台机器,1小时就能搞定100多平方米,效率是人工的3倍多。

  3小时后,混凝土表面达到初凝状态,一台四盘抹光机器人“接力”进场。它们像训练有素的舞者,在划定区域内矩阵式展开作业:抹盘以既定速度旋转,将表层浮浆均匀收光;机身顶部的激光定位仪闪烁着绿光,实时校准高程。操作员通过控制台同步调整设备的压力参数,确保整体光洁度一致。

  从激光整平到精细抹光,这些智能装备组成的作业矩阵,正是绍兴滨海新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年规模化引入的“智能建造军团”。近年来,建筑行业普遍面临人手短缺、作业环境恶劣等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与精度成为行业共同课题。对此,滨控集团将突破口锁定于智能建造技术,通过引入智能装备突破传统施工瓶颈。

  为了让多台设备高效协同,集团还打造了智慧指挥平台。该平台集成任务管理、集群调度、智能控制与可视化监控四大系统,构建起全局化的智能控制网络。“以前调度工人全靠对讲机喊,现在只需在平台遥控发指令,就能指挥多台机器人协同施工,避免交叉干扰。”王军表示,管理人员还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与位置信息,动态调整作业计划,将项目管理从“粗放估算”推进到“精细掌控”阶段。据统计,自该平台投用以来,集团在建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已跃升至99.2%,隐蔽工程验收效率提升40%。

  如果说智慧指挥平台是“人机协同”的神经中枢,智能机器人集群提升了施工的效率与精度,那么贯穿项目全周期的数字管控体系则是解决复杂施工难题的技术利器。

  以同期推进的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三期项目为例,两个项目仅一路之隔,同步施工极易相互干扰。滨控集团依托数字管控体系,通过大数据模拟分析施工进程,提前研判出基坑开挖可能对相邻地块造成的沉降风险,并创新采用“开挖减震沟+设置应力释放孔”的综合技术方案,成功将两个项目的整体工期提前了近1个月。目前,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项目进度已达75%,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验收。

  智能建造体系的全面应用,不仅实现了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的“双跃升”,更推动了集团施工模式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战略转型。滨控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拓展智能技术应用场景,让更多机器人及数字工具深入赋能一线施工,为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滨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