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合力,爱心凉茶摊一摆就是五六年
日期:08-21
身患残疾的孙女享受政府托养服务,还有照顾性摊位,这一家子也用微薄之力回报社会
婆媳合力,爱心凉茶摊一摆就是五六年
■ 首席记者 王晓宏 文/摄
昨日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钓鱼爱好者陈先生来到迪荡街道沿江路上的家宜花园小区,熟练地从铁制围栏上伸出的一个壶嘴接了一杯水,然后走向河边钓鱼。“这家爱心凉茶摊有三种口味可以挑选,我每天就在这里喝茶,完全不用从家里带,特别方便。听说摊主这一公益行为已经持续五六年了,真的很了不起!”他说。
记者看到,这个爱心凉茶摊非常别致,一块“免费供应茶水”的牌子下,有一张写字台,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多只茶壶和一次性纸杯,茶桶摆放在小区围栏内,壶嘴则在围栏外,吸引了不少路人停下来喝茶。
“我们提供三种饮品,有白开水、茶水和干菜汤,你想喝哪种,旁边有纸杯,可以自己接。”见记者站在围墙边,今年79岁的冯夏香从旁边车棚里走出来,热情地介绍起来。“先喝杯茶水,再喝干菜汤,这样解渴效果最好。”这时,50岁的陈红琴也从车棚里走了出来。原来,冯夏香和陈红琴是婆媳俩,也是这个爱心凉茶摊的主人。“这个茶摊是儿媳妇办起来的,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烧茶,白天有事不在,就让我帮着守摊。”冯夏香说。一旁的陈红琴赶忙说:“每天过往的路人很多,喝茶的人也多,因此茶水不能断,没有婆婆搭把手可不行。”
说起摆摊原因,陈红琴告诉记者,她女儿今年30岁,从小患有智力残疾,无法像健全人一样正常工作,早些年只能待在家里,还得留个人照顾,给家庭造成了较大负担。这几年,迪荡残疾人之家开放后,女儿可以在那里享受免费的日托服务,还能做点手工补贴家用。此外,残疾人之家还经常发放大米、食用油等福利。没了照顾女儿的后顾之忧,她也有时间出去工作了,不过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工作并不好找。后来在社区的牵线帮忙下,城管部门允许她在附近街边摆臭豆腐摊,每天能有100多元收入。“我们全家人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这都是政府的关心,所以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陈红琴说。
考虑到沿江路比较狭长,沿途没有小店,来往的外卖小哥、环卫工及垂钓者想买瓶矿泉水解渴都难,而自家车棚则连着江边,有着空间上的便利,于是陈红琴便在家门口摆起了爱心凉茶摊,持续时间从每年6月到10月。“我们只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希望路过沿江路的市民,都能停下来喝杯茶。”她说。
起初,婆媳俩守在茶摊边,心想能顺手给路人倒茶,但可能是觉得不好意思,又隔着围栏,停下来喝茶的人并不多。后来,她们改变做法,买来有壶嘴的凉水桶,把壶嘴伸出围栏外,让路人自行饮用,果然喝水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其中不少还是“回头客”。从一开始的只有白开水,到同时提供茶水,今年又增加了干菜汤,爱心凉茶摊也是越来越受欢迎。每年七八月高温天里,婆媳俩每天要烧20多壶水。“我经常来这里接茶水,真心为她们的无私服务点赞。”外卖小哥王小伟说。
洞桥社区干部表示,婆媳俩摆这个公益茶摊已有五六年了,她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盛夏注入清凉,已成为沿江路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