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朱梦杰 文/摄
8月20日上午9点,烈日当头,绍兴综合保税区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工地上,4幢科研办公楼已然成型,阳光照在蓝宝石一般的玻璃幕墙上,热浪袭人。
幕墙安装工李嘉伟就在这片工地上劳动。清晨5点30分,当第一缕晨光悄悄探进窗沿,李嘉伟和搭档牟国中便来到项目D栋。这座总高度约90米的建筑单体,需要安装的玻璃数量超万块。他们的工作,就像给巨人缝衣裳,一天能“缝”上60到80平方米。
穿戴好安全护具,带着施工设备,李嘉伟与牟国中乘坐升降吊篮上到20多米高的建筑外立面,风吹来都是热的。李嘉伟系紧安全绳,弯腰从吊篮里搬出一块长1.5米、宽1.4米的玻璃。他左手扶着玻璃边缘,右手抓过吸盘工具,“啪”地按在玻璃上,手腕一转拧紧阀门,吸盘“嘬”住玻璃的瞬间,他胳膊上的肌肉绷紧了。“牟哥,左边再抬两指!”他头也不回地喊,眼睛死死盯着玻璃和钢架的接缝。
“好嘞!”牟国中应着,两人胳膊同时使劲,玻璃稳稳往槽里落。只听“咔嗒”一声玻璃卡到位,李嘉伟便迅速摸出电动螺丝刀,对着压板螺丝“嗡嗡”拧起来。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耗时10多分钟。与此同时,大颗大颗的汗水也顺着他黢黑而坚毅的脸庞滚落,浸湿了衣衫,留下一道道盐渍。
做幕墙安装这行门槛不低,得有力气和好身体。“有高血压不能干,恐高更不行。装的时候还得学会跟太阳躲猫猫——上午晒东边,我们就先装西边;下午反过来,不然能把人热病。”李嘉伟指了指头顶的太阳。“马上就要成家了,苦点累点都值。”这位东北汉子谈及未来,眼中泛起光亮。
在这备受“烤”验的日子里,项目方也贴心守护工人们的健康。“现在道路铺装、绿化种植、玻璃幕墙安装同步推进,就差最后不到5%的场外工程了,80多个人正在场内加紧施工。”绍兴综合保税区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工程部施工员陈杰介绍,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部推行错峰作业,中午11点至下午3点停止户外作业,现场作业点配置风扇,工地围挡及作业点设置雾炮机和喷淋系统,工人生活区也安装了喷淋系统,同时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确保大家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据悉,这4幢集地下两层与地上科研办公区于一体的建筑,预计将在本周竣工初验。未来,这里将成为滨海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又一“孵化巢”,为企业提供保税研发、科创孵化全链条配套。而这些在暑热中“织幕”的身影,早已嵌进这座城市的肌理。
李嘉伟(右)和搭档正在安装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