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诊室内满墙锦旗背后 是她对“患者至上”的坚守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汤桂平

  “李医生的号太难挂了,好不容易预约上了号,趁着暑假就带孩子来了!”8月14日,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耳鼻咽喉科李慧的门诊,即便已是下午3点,门口依然排着长龙。别看这里只是一个基层社区医院,李医生的门诊却是常年“一号难求”,除了越城区的病人,还有不少人从诸暨、上虞乃至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赶来。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她更像是一颗“陀螺”:只要是门诊,早上她都提前到岗,其间连水都顾不上喝。

  当天下午两点,记者联系李慧医生采访却吃了个“闭门羹”,因为病人多,采访只能约在晚上。其间,李医生一直没停下来过。17岁的徐同学,因为过敏性鼻炎,是来复诊的;上虞赶来的5岁王同学是腺样体肥大,妈妈打听到李医生名气很大,特意趁着暑假给孩子挂了号;陈大妈是老毛病了,最近干眼症又犯了,一大早就来现场挂了号……

  诊室内,满满一墙的锦旗,足以见证李医生对“患者至上”的坚守。“这满墙的锦旗,都是患者为了表示感谢和对李医生技术的认可送来的。”该中心门诊负责人说,慕名而来的患者太多了,两周前值夜班时,她还看到一位南京赶来的病人睡在医院大厅,就为了次日一早能抢到李医生的号。

  扎根基层20余年,李慧几乎成了东浦社区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从零打造区域特色专科,多项技术攻坚填补空白,2001年从医以来,李医生是医路匠心铸芳华。李慧本是海宁人,2001年来越城工作后,除了当医生,还成了一位绍兴媳妇。

  2009年,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眼耳鼻咽喉科,面对患者信任度低、设备匮乏等困境,李慧主动请缨承担起科室创建重任。她先后赴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等进修学习,白天跟手术台记录操作要点,夜间整理“基层五官科标准化诊疗手册”。科室有了,怎样赢得患者信任?为了说服首位患者接受手术,她还手绘解剖图。经过1小时耐心的健康宣教,病人最终接受了李医生的方案。“现在这个病人,还总是记着李医生,一有疾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医生!”该中心医务科负责人说,历经多年发展,李慧所在的科室从仅有1间诊室、1名医生,已成长为拥有5名医护团队的区域重点专科,年门诊量从创建初期的1200人次增至2024年的2万余人次,成为医院的顶流,他们科室也成为越城区的首个基层五官科(眼耳鼻咽喉科)特色专科。

  而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带头人,李慧深知“人才兴则科室兴”的硬道理,而人才兴靠的是技术的底子厚。这些年来,针对农村常见病特点,敏而好学的李慧还不断通过技术攻坚,创新开展各项眼耳鼻咽喉科方面的新技术。她率先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以上百次动物实验将复发率从36%大幅降至5%,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经费,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农村患者就医。五年来,她主持开展新技术项目10余项,其中的“数控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鼻炎”技术,使患者术后反应明显减轻,恢复期缩短;“雾化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技术,治疗干眼症患者有效率达92%;“中西医结合针刺疗法”,让突发性耳聋治疗有效率达82.3%……

  医者仁心,“医”心为民,只为百姓更有“医”靠。在李慧的诊室里,常年备有“三件宝”:方言问诊手册、应急救助箱和随访记录本。夏季接诊时,及时发现并垫资救治喉梗阻病人;高考前夕,为突发耳石症的高三学子紧急出诊,让考生顺利参考……20年如一日坚持做好患者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她除了每日提前到岗,年均延时下班260次。

  多年来,李慧先后荣获越城区“最美医生”、越城区十佳医生、越城区杰出青年、绍兴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而在上月底,越城区公布的第一、二季度“越城好人”名单中,因为她的敬业精神与创新实践,李慧荣获敬业奉献类“越城好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