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跟着康震读懂苏东坡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07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八月的绍兴,暖风轻拂,墨香氤氲。

  8月15日晚,“越读越有味·全民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之“康震诗词课”在绍兴市文化中心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凭借数十年深耕唐宋文学的学术积淀,以新作《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为引,用温暖、生动的语言,带来了一场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的诗词与人生”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还原一个真实、鲜活、可亲、可敬的苏东坡。

  ● 记者 童 波

  谈东坡:

  “书写”是一种治疗

  如果要选出一位北宋时期最喜爱的文人,很多人或许会不约而同地指向苏东坡。他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万丈,气吞山河;也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深情入骨,令人泪下;他能在黄州开荒种地,创制东坡肉,笑对贬谪;也能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把流放过成诗意的旅行;甚至远至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仍办学堂、教诗书,将文明的火种播撒在荒蛮之地。

  从少年成名到乌台诗案,从赤壁绝唱到儋州烟火,从诗词巅峰到生活美学,苏轼的一生可谓传奇。

  康震说,苏东坡一生历经了很多的坎坷,还能够活到6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疏解和释放了自己的痛苦。苏东坡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这一句就把自己解脱了,他还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康震看来,“书写”是一种治疗。他建议大家拿起笔来,在不开心的时候,把自己的不开心写出来,倾诉出来,这就释放了压力和痛苦。

  被问及自己最喜欢苏东坡哪首诗词,康震说,是《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的背景是,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常夜饮醉归。家童酣睡,敲门不应,他也不恼,索性倚杖静听江流声声。他慨叹“长恨此身非我有”,渴望挣脱名缰利锁的“营营”。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并非真要遁世,而是心灵的顿悟:真正的自由不在逃离,而在当下琐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今天的我们,常被世俗绑架。苏东坡早用这首词点醒世人:人生哪有标准答案?想醉便醉,想停便停,追随内心的节拍,才是最痛快的活法。

  被问及会向孩子们首先推荐苏东坡的哪首诗词,康震说,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因为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势,这是苏东坡心中的景象。读这首词,大家会想起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写的都是英雄的主题。孩子们要多读这些气壮山河的好诗词。

  谈绍兴:

  像一坛黄酒,越久越醇

  被问及对绍兴的感受,康震说,“绍兴就像一坛黄酒,时间越久,酒香越醇”。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在康震看来,绍兴对鲁迅先生来讲,就是他文学的精神原乡,鲁迅先生写了那么多小说,来来回回都围绕着绍兴,我们也能在绍兴找到小说人物的原型,但他又不是仅仅在写自己的家乡,他只是把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象征的标识,比如他写了《阿Q正传》,土谷祠就在他故居的后面。“难道土谷祠只是指绍兴吗?不是!在那个年代的旧中国,有很多土谷祠,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手脚,阿Q就是生活在旧中国鲁迅那个时代的土谷祠,所以10多年后我再来绍兴,来到鲁迅故居,突然觉得鲁迅非常伟大,他以自己的家乡为原型,写了当时整个中国。他写出了人类在某个阶段的命运,这样的作家是世界级的。虽然他写的很多是中篇小说,但这些中篇小说的内涵超过了很多长篇小说。绍兴能有鲁迅,是绍兴人的骄傲。”

  康震认为,鲁迅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他受到了绍兴的山、水、酒的滋养,他是在绍兴的一方水土中被哺育成长起来的,最终造就了这位世界级的永垂不朽的大作家。2500多年来,绍兴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经济富庶,说明这座城市的山水,有着强大的滋养作用,它能不断地滋养出新的人物、新的精神、新的作品、新的未来。它有足够的后劲,能推出一批又一批的长江后浪,值得绍兴人骄傲。

  谈陆游:

  他是很崇敬苏东坡的

  谈及陆游,康震说,陆游是很崇敬苏东坡的,他俩虽然所处背景完全不同,在人生境遇却有相似之处。苏东坡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在王安石变法进程中,遭遇了边缘化。他被贬谪到了黄州,乃至后来的惠州、儋州。而与此非常类似的是陆游。陆游显然是一个主战派,但是在当时的宋孝宗时代,主和的倾向占据了主流地位。而陆游显然在这个主流中也被边缘化了。所以他不停地回老家,在家里累计待了20多年,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俩的境遇相通。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宋诗以“苏黄”并称,苏东坡是宋诗绝对的代表人物。陆游则是南宋中兴四大家(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之一,是南宋诗词最杰出的代表。康震说,陆游对苏东坡,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多有褒奖。在陆游看来,苏东坡的书法,那是一代楷模;苏东坡的诗歌,那是遥不可及。陆游的诗兼具李白、杜甫的风格,很沉郁,也很豪放,在这豪放当中,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苏东坡对陆游的影响,包括陆游写的词里也有一部分豪放词,比如涉及抗金内容的豪放词。而且,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里曾提到一句北宋流传的谚语,“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熟悉苏东坡文章的人,将来就是吃羊肉的命。不了解苏东坡文章的人,将来是吃菜羹的命。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成为后世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学习的典范,就像如今的高考范文一样。陆游虽然生在南宋,但受到了苏东坡的影响,还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诗歌创作的顶流人物。其实,不光是陆游,历史上的很多大诗人,包括辛弃疾、李清照等等,都受到苏东坡的很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