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刚直不阿张知府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11版:古城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宋末年,绍兴有这样一位知府。他刚直不阿,为政明察,关心民瘼,修德自警,备受郡人称颂。后来,他还定居山阴,成为此地始祖,其后裔多高官显宦,繁衍为绍兴望族。那么,他是谁呢?他在绍兴都有哪些故事呢?

  张远猷(1222-1272),字辰卿,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兵部侍郎张震之子,魏公张浚六世孙。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因录先贤后,以祖张栻荫登仕籍,知永州。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出知绍兴府,咸淳八年卒于绍兴。

  他直节不阿,抵制权臣。张远猷为绍兴郡守时,虽驻地邻近临安,但他除必要公务进京入觐外,绝不趋炎附势攀附权相贾似道,仅与有峭直风范的参知政事江万里、“忠肝如铁石”的直学士院文天祥保持诗文交往,可谓近朱者赤。贾似道喜爱山阴湖山佳丽,选址在府山郡治之西营建私人府第,并且仿效藩王府邸规制,要求百官经过时须下车致敬。张远猷为保全气节,就在贾似道的私人府第两边主持修建了左右二桥,绕行避之,进行合法抵制,以拒绝向权贵卑躬屈膝。

  他执法严明,整顿吏治。张远猷治郡明察秋毫,杜绝官吏营私舞弊,以使境内肃然,官民和睦,风清气正。

  他疏浚漕运,治理镜湖。因运河运道淤塞严重,张远猷便命人疏浚西北河道七十余里,以解决漕运淤塞问题,保障物资流通。针对镜湖旱涝频发问题,他遵循东汉会稽太守马臻遗志,殚精竭虑予以筑堰修闸,完善镜湖水系蓄泄系统,以确保农田丰产。

  他兴学重教,关怀士子。张远猷在卧龙山府治后面修建“思明堂”,推行礼学教育,并于每月朔望日亲自考核学子。他还每月资助贫寒士子粮食,使其温饱无忧,安心向学。

  他还推行善举,定期掩埋城郊暴露在外的无主尸骸,以预防瘟疫,清洁城市环境。

  张远猷在绍兴府任上政绩斐然,越地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他任满报政,获授“大中大夫”,赐绯衣金鱼袋,得以光荣退休。但是,他因蜀道阻塞无法返乡,又因其母曾氏为陆游老师曾己的女儿,先前已定居绍兴,张远猷遂卜居山阴,卒后葬于云门石人山。他的父亲张震也自杭州西山迁葬于此,他的兄长张壮猷的坟墓也在这里。

  张远猷定居山阴后,后代繁衍为当地望族,张岱曾祖父、明代状元张元忭,即张远猷十世孙。张元忭在《先考内山府君行状》一文中,追溯祖先世系即追溯至张远猷,“先世本蜀之绵竹人,宋咸淳中名远猷者为绍兴太守,有惠政,卒而葬山阴,遂世为山阴人,居南和里”。明代大才子张岱自称“蜀人”,俨然为有张远猷这样的先祖而自豪。后代绍兴方志将张远猷分别列入“名宦”与“寓贤”,足以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