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抢跑”自动驾驶要避免“起大早赶晚集”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6版:融杭联甬接沪       上一篇    下一篇

  “抢跑”自动驾驶要避免“起大早赶晚集”

  朱凌君

  自动驾驶商业化正在迎来拐点——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正式颁布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示范运营”意味着可以向用户收费,跨出了商业化的重要一步。今年以来,多家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发力扩张Robotaxi项目,加速扩展车队规模和城市区域。

  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长三角是先行者。

  令人无奈的是,即便早早开启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数据共享与测试结果共认,但早期试点城市各有各的优势,有的路试规模大,有的范围广,有的参与企业众多,并未有效形成协同破局的合力。2023年,一份国内自动驾驶测试的研究报告指出,长三角多个城市的探索颇有代表性,但城市之间“各玩各的”,形成不了规模化的带动效应。

  各城市在自动驾驶路测规范、数据平台接口、地图精度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异,导致企业在不同城市“重复注册、重复适配”。今年1月,上海市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提到,强化产业跨区域协作,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和测试结果互认互通。未来,长三角要做“全国标杆”,统一规则、共享数据、协同审批等底层生态的打通将是破局关键。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仍是重中之重。毕竟,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地形、路网、产业基础和居民接受度,一味照搬“先进方案”,难免水土不服。部分城市“起大早却赶晚集”,原因之一就是虽然政策积极但并不适配,测试管理、产业配套等不足导致后劲乏力,高开低走。

  例如,某城市曾提出雄心勃勃的“全域未来出行”项目,主要包含“车路协同”和“出行服务”两个子项目。根据计划,该城市将对主城区近500个路口进行网联化改造,并采购大量配套硬件设备,以期实现车、路、人、云之间的高效信息交互,还规划了多条无人驾驶公交专线。相关项目于2021年启动,次年10月进入试运行阶段,却在随后不到一年内被叫停。根据公开信息,有领导在一份关于政府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评估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严格按照《审计调查专项报告》落实”,提出对项目予以终止并妥善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子项目在终止前已产生高额支出。

  自动驾驶并不是炫技,与其在热潮中跟风“抢跑”,不妨坐下来复盘下曾经失败的项目和逻辑。唯有真正让自动驾驶融入城市运行系统、服务市民真实需求,才能避免“新技术落地旧思维”的老路,迎接未来更具挑战性的新篇章。

  (据《解放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