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含绿量”赋能“含金量”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含绿量”赋能“含金量”

  南太湖新区以绿色转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一场深刻的绿色产业变革正在推进,“含绿量”“含新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的制造新范式加速形成。

  湖州久立永兴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是这场变革的缩影。其欧洲市场订单今年增长约50%,这直接源于企业的绿色化改造。通过智能化生产和实时能耗监测,企业实现了重熔吨钢能耗降低42%、焊接效率提高150%。这些数据被精确核算为每块钢材的“碳身份证”,成为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护照”。销售负责人潘燕凌解释,欧洲市场对非欧盟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清晰可溯的碳足迹数据至关重要。

  数字化能源管理的效益不止于此。爱康企业集团(浙江)有限公司通过建设5G赋能的“中央大脑”,对全车间能源使用进行精细化管理。作为塑料管道企业,爱康于2023年启动绿色工厂建设,涵盖环境优化、智造升级和能源管理。通过系列改革,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单位产品碳排放降至0.3吨(达行业低碳一级),年节电费用达50万至70万元,并计划向“零碳”工厂迈进。

  南太湖新区的绿色发展更着眼于全产业链协同。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优先选择本地供应商以缩短运输距离、提高响应效率,并确保整条产业链碳足迹清晰可溯,这受到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的重视。上游企业浙江恒耀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该公司原主营燃油车配件,面临转型危机。得益于新区组织的“企业供需对接会”,企业成功切入本地新能源产业链,为孔辉和微宏动力等配套生产大型铝合金电池壳等关键部件。目前,新能源业务已占其总业务的60%至70%,其中本地配套占比约50%,成功实现赛道转换。

  生产端数字化、销售端碳管理、产业链绿色协同,南太湖新区以“低耗高效”模式让“含绿量”成为经济增长硬支撑。今年1至6月,南太湖新区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4%。南太湖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沈佳莹表示,未来将深化节能诊断服务,攻坚绿色工厂建设,力争全年服务企业超60家,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1家,加速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

  据“南太湖发布”微信公众号